而跟着方国珍造反的人,反而因为一再招安,得到的官职越来越大。老百姓都认定:只有造反才有好处,方国珍的势力因此日益壮大。元政府在失去江淮地区之后,北方粮食供应更加依赖南方,对海上通道极为重视,因此,更不敢得罪方国珍,一再予以官职笼络他。一个叫张子善的士人,游说方国珍,希望他...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至正八年(1348年)蔡乱头反元,冤家告方国珍与蔡勾通,官府追捕,国珍杀冤家,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聚众数千人,劫夺海运漕粮。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方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请降,不久复反,...
那天,方国珍正在家吃饭,知道躲避不过,就以桌为盾,以杠为矛,击杀巡检,愤怒地说:“朝廷失政,统兵玩寇,区区小丑不能平,天下乱自此始。今酷吏籍之为奸,祸及良民。吾若束手就毙,一家枉作泉下鬼,不若入海为得计耳。”方国珍的一席话,得...
方国珍非常害怕,立刻遣派使者去见朱元璋,开出每个给朱元璋2万两白银,并且承诺只要朱元璋攻下杭州,自己就立刻归附。朱元璋此时和陈友谅大打出手,只能答应了他的条件。 方国珍第三次忽悠朱元璋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此时朱元璋已经攻下杭州,要求方国珍归附自己,方国珍却一直虚与委蛇,并且还派出间谍侦查朱元璋的兵力情...
相比朱元璋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方国珍的起义缘由略显单薄。在方国珍起义的同时,朱元璋红巾军还处于起步阶段,彼时尚不见踪影。二、起义道路变化多端 造反后的方国珍首先进攻温州,元朝又派官员前去镇压,结果这位官员又被方国珍生擒。朝廷再次开出招安条件,方国珍复又接受。好景不长,随着红巾军势力上升,方国珍为自保,...
方国珍长的高大威猛,朝廷派人缉拿他时,方国珍不消片刻就将捕快全部击杀。不久后,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领兵5000人围剿方国珍。然而,在方国珍这群“土匪”面前,受过正规训练的元兵却完全不堪一击,只用了半天的时间,方国珍就将元兵全部击溃,还俘虏了朵儿只班。朵儿只班的被俘震惊了整个浙江。当时,地方官员...
方国珍,这个在历史长河中无人问津的名字,他却是元末第一批反元义士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没有方国珍这个元末“开山鼻祖”,就没有后来红巾军义军的崛起。方国珍三次反叛元廷,占据浙东,可惜最后还是失败收场。不过,在所有反元先驱中,方国珍却成为唯一一个最终善终的人。一个草莽盐贩,如何成为反元先锋?他失败的原因...
是的,在傅梦麟看来,对元朝危害最大的的不是陈友谅,不是张士诚,更不是朱元璋,而是这个在元末乱世中存在感极低的小军阀方国珍!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打响反元第一枪的方国珍,竟然毫发无伤地度过了整个元末乱世,最后居然还能“在太祖迅霆之下独乐天年,保子孙安享富贵厚禄”。那么,号称杀尽江南百万兵...
主编|方飚 民间故事 一、洋屿起义 方国珍是路桥洋屿人(元代洋屿包括方家垷),生于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父亲伯奇,母亲周氏,兄弟五人,排行为:国馨、国璋、国珍、国瑛、国珉。 方国珍出身佃户盐民。当地的流氓蔡乱头偷去方家牢盆(煮盐工具),双方发生争斗,长兄国馨被殴死,黄岩和台州都不予处理。后来蔡乱头剽...
方国珍能够活到善终,无非是因为朱元璋没有杀他!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杀他呢?那是因为方国珍总是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及时认怂,而且是五体投地的那种,使朱元璋的火气消解下来。经过朱元璋的考虑,他认为方国珍虽然多次背叛他,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和朱元璋对抗,是可以原谅的,所以朱元璋最后放过了方国珍。那么方国珍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