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邮之战的胜利完全是元朝内部矛盾所致,张士诚只是击溃他们,没有歼灭他们。人家重整旗鼓还能再来。后面三年元朝卷土重来,一度把张士诚搞得非常狼狈!期间方国珍就在南线配合元军围殴张士诚,打了个七战七捷。张士诚一想,反正也没有争霸天下的决心,那还打什么打,咱们握手言和好了。粮食问题解决了,那...
方国珍前两次招安,都是躲在台州路的麾下,自娱自乐。可此次不同,他身居要职,自然要肩负起朝廷重任,而元顺帝也有意让方国珍与张士诚互相斗个头破血流。于是,在朝廷的授意下,方国珍这位“反元首义”将屠刀挥向了他的“队友”。方国珍的人品虽然低劣不堪,但他的军事才能的确极为出众。张士诚麾下大将吕珍...
至于方国珍投降的过程,那可真是曲折离奇。九年前,朱元璋打下婺州后曾派人去招降方国珍。但方国珍那时正想找人帮忙对抗张士诚,所以虽然口头上答应投降,实际上却没动真格。朱元璋在1367年开始对方国珍发动攻击,结果方国珍败走海上。感觉没戏的方国珍决定投降。看到方国珍的诚恳降书,朱元璋表示理解和宽容,并封他...
以方国珍起义为起始点,3年后,韩山童、徐寿辉才发动北、南红巾军起义;5年后,张士诚才正式反元;7年后,陈友谅才进入徐寿辉的队伍。因此,史学上说方国珍是“反元首义”,是很有道理的。笔者此前曾写过张士诚,方国珍和张士诚的境遇很像,都属于“盐民”,都因为被朝廷所逼才奋起反抗。严格意义上说,方...
后面有一个叫张士诚带的队伍在海上搞事情,海上是方国珍的地盘,方国珍这次名正言顺的打击张士诚,方国珍和张士诚大战七次,都以胜利收尾,最后张士诚被方国珍彻底打服了,退兵投降。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元朝好歹是一个国家,他真的打不过方国珍吗?其实并不是,水性不熟其实不是主要原因,元朝地方军队败给方...
因为这一缘故,大量百姓加入起义军,方国珍、张士诚的势力得到了极大发展,而两人从元朝得到了好处,自然也不愿意轻易背弃元朝。 不过,方国珍这个人虽然很聪明,但没什么大志向,当时有个叫张子善的文人,喜欢研究纵横之术,他找到方国珍,说方国珍可以顺江直上,攻打江东地区,然后夺取青、徐、辽海,但方国珍却说,他没有夺取...
也就是说,起义军之间,只要肯投降,基本上不会被杀。张士诚被朱元璋击败,朱元璋也没有杀他,张士诚这个家伙太骄傲了,是自杀的。方国珍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专业投降户,小日子过得很好。四: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江浙这个地方是养富商大贾的,养不出帝王。抛开元朝的政权,重建一个国际政权,那么就需要一个...
如果他们三个真的联合起来,就算不能灭掉朱元璋,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影响朱元璋灭掉张士诚的进程。但是方国珍却迟迟不肯同意,表示他只能借道,借粮食,联合出兵?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还需要防御倭寇。要知道,当时陈友定与何真已经联合起来,如果他也成为这个阵营的一员,他们即可继续往北边发展,也就是联合元朝,...
方国珍之所以不想扩张其实也有他的难处,北边的张士诚、西边的朱元璋、南边的陈友定,这三人实力都比他强太多,方国珍想要扩张压根不可能,所以保住他的一亩三分地是他的毕生愿望。另外就是方国珍觉得如果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他还能退到海上,所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我就跑,既然有退路,谁还会死命拼杀。元朝在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