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受到雅典法庭指控「腐蝕青年人心靈」的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臨刑前,他的一位忠誠學生斐多一直陪伴在他身旁。事後,斐多把蘇格拉底最後的時刻講給他的許多朋...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含光混世2015-11-11 08:59:50 经典总是最容易读的。看一千篇解释苏格拉底的,说他的学说是灵魂不灭说,禁欲主义,二元论,基督...
《美诺篇》与《斐多篇》尤其相关,因为苏格拉底在两篇对话中都阐述了他的“回忆理论”。此外,苏格拉底的熟人克里托不仅出现在同名对话《克里托篇》中,还在《斐多篇》、《欧蒂德谟篇》和《申辩篇》中被提及。同样,哲学家西米亚斯也出现在《斐多篇》、《克里托篇》和《斐德罗篇》中。 关于《斐多篇》的关键事实 全标题:...
比如说,柏拉图在这里借斐多之口,表达了对于苏格拉底的敬重,斐多在这里描述了苏格拉底对于死亡淡薄的态度。 2、第一次辩论:哲学家乐于去死亡 斐多回忆说,他们到了监狱,那个时候苏格拉底的枷锁已经解开了,然后他的妻子痛哭流涕的, 因为这时那十一位裁判官正为苏格拉底卸下锁链,并指示今天怎么处他死刑”,过了片刻,监守回...
本篇的直接谈话人是苏格拉底的门生斐多和佛利的厄刻克拉底。苏格拉底在受刑之日与前来看望他的门生同道一起讨论灵魂,最后喝毒药而死。在场的斐多后来返回佛利,向崇拜苏格拉底的厄刻克拉底转述那一天讨论的详细内容和苏格拉底临终就义的情节。柏拉图试图把对话写成苏格拉底面临死亡时发表谈话的精确记载,为此提出了一份在场者...
名句出处: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杨绛(译) 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有的人一生出不了狱,无异于草木、禽兽;有的人走出了这监狱,灵魂不朽。这句话出自柏拉图《斐多篇》,书是柏拉图写的,话是斐多转述的,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苏格拉底。故事的背景是:苏格拉底被处死当天,斐多是他最后见的几个人之一,他们之间...
斐多篇(Phaedo)的背景是苏格拉底在被执行喝毒酒死刑的前几个小时,他的好友和他展开了对于是否惧怕死亡的讨论。依我看,这也同时是柏拉图借着死亡的讨论的契机,开启了其关于理型世界的讨论。我认为这篇非常精彩,直击真正的很多哲学问题的本源,因此将详细分析其讨论的脉络: ...
哲学· 24篇 柏拉图全集(一) [古希腊]柏拉图 王晓朝 译 斐多篇 厄众神在上,斐多,我同情你,因为在听你讲的时候,[d]我发现我也在对自己说:我们要相信什么论证?苏格拉底的论证是极为令人信服的,但现在又变成不可信的了;灵魂是某种和谐的说法对我格外有吸引力,现在是这样,一直是这样,你提到它的时候提醒了我,...
📚《斐多篇》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一篇,描绘了哲人苏格拉底在就义当天与他的门徒们就正义和不朽问题进行讨论的场景,以及他饮鸩自尽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没有哪本书能像《斐多篇》一样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因信念而选择死亡,这在他之前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柏拉图的《斐多篇》是其众多著作之一,深入探讨了有限与无限的本质。在该著作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理念是绝对的,这种绝对性体现在“大的理念”是绝对的大,无法与“小”相比较。与此相对,对立的理念是彼此分离,不能相互沟通。然而,在柏拉图的另一部作品《智者篇》中,他提出了一个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