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受到雅典法庭指控「腐蝕青年人心靈」的蘇格拉底被判死刑,臨刑前,他的一位忠誠學生斐多一直陪伴在他身旁。事後,斐多把蘇格拉底最後的時刻講給他的許多朋...展开短评 打开App写短评 含光混世2015-11-11 08:59:50 经典总是最容易读的。看一千篇解释苏格拉底的,说他的学说是灵魂不灭说,禁欲主义,二元论,基督...
斐多篇VDFanKi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1.0万 189 23:18 App 金刚经16|读《金刚经》会流泪?【王德峰】 3266 2 05:01 App 净界法师:天人同样在操作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但是他的内心的善根力强 智慧殊胜 调伏殊胜 誓愿殊胜 这三种殊胜 所以他的果报殊胜… 2655 0 01:49:42...
这句话出自柏拉图《斐多篇》,书是柏拉图写的,话是斐多转述的,说出这句话的人是苏格拉底。故事的背景是:苏格拉底被处死当天,斐多是他最后见的几个人之一,他们之间有一场漫长的话别,苏格拉底谈到了生死,他觉得“死是肉体和灵魂的分离”,而肉体是灵魂的监狱。将《斐多篇》译成中文的是杨绛先生。这部对话录内...
本篇的直接谈话人是苏格拉底的门生斐多和佛利的厄刻克拉底。苏格拉底在受刑之日与前来看望他的门生同道一起讨论灵魂,最后喝毒药而死。在场的斐多后来返回佛利,向崇拜苏格拉底的厄刻克拉底转述那一天讨论的详细内容和苏格拉底临终就义的情节。柏拉图试图把对话写成苏格拉底面临死亡时发表谈话的精确记载,为此提出了一份在场者...
《斐多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作品,当时古希腊哲学正处于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想主义向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转变的阶段。这篇对话体现了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柏拉图的理念论被基督教哲学家重新诠释,为神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的理念论对文艺复兴的人文...
《斐多篇》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临终前对话的记录,深入探讨了死亡、灵魂不朽等哲学议题。以下是该作品的详细解析: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苏格拉底因被指控腐蚀青年而面临死刑,但他选择坚守原则,拒绝逃亡。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以平静和接纳的态度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视之为哲学探索的一部分。灵魂不朽理论...
《斐多篇》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理念论。柏拉图认为,真实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而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在理念世界中,存在着各种永恒的理念,如美、善、真等。在现实世界中,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美、善、真等事物,只是永恒理念的模仿。 另一个核心思想是哲学家统治。柏拉图认为,只有那些了解并追求...
斐多篇(Phaedo)的背景是苏格拉底在被执行喝毒酒死刑的前几个小时,他的好友和他展开了对于是否惧怕死亡的讨论。依我看,这也同时是柏拉图借着死亡的讨论的契机,开启了其关于理型世界的讨论。我认为这篇非常精彩,直击真正的很多哲学问题的本源,因此将详细分析其讨论的脉络: ...
收录于文集 哲学· 24篇柏拉图全集(一) [古希腊]柏拉图 王晓朝 译 斐多篇 厄 众神在上,斐多,我同情你,因为在听你讲的时候,[d]我发现我也在对自己说:我们要相信什么论证?苏格拉底的论证是极为令人信服的,但现在又变成不可信的了;灵魂是某种和谐的说法对我格外有吸引力,现在是这样,一直是这样,你提到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