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洱源潜龙应文禅师 清代线刻图:明洱源潜龙应文禅师。应文(1337-?),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后即位,年号建文,于燕王靖难之变时,剃发并改名应文,讳允炆。
张商英(1043—1122),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人,早年追随王安石主持熙丰新政,大观、政和年间作为宰辅绍述新政,是新党的代表性人物。在黄龙派兜率从悦禅师坐下悟道。而兜率从悦禅师又是真净克文禅师的弟子。 张商英任金陵酒官,起帅南昌的时候,有机缘到庐山拜访克文禅师,当时慧洪禅师等人也在场,看到克文禅师身体还...
禅宗史上,云门文偃禅师以一念顿悟而名传后世。在他年轻时,曾在德山宣鉴禅师门下苦苦求道。一个月夜,文偃站在禅堂外,望着天上明月叹息:"佛祖说众生皆具佛性,我为何寻觅不得?"就在那晚,德山禅师做了一件事,改变了文偃的一生,更揭示了参禅悟道的真谛。01 德山禅师是唐朝后期著名的禅宗大师,他一生秉持...
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文偃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张,浙江嘉兴人。自幼投本州空王寺志澄律师座下为童,后落发出家,于毗陵(今江苏常州)坛受具足戒。文偃禅师生来机敏聪颖,慧辩天纵,在侍奉志澄律师数年期间,专攻《四分律》,并学习大小乘经论。后因深感出家多年而己事未明,遂辞志澄律师,外出游方参学。
文邃禅师在杭州大慈山寰中禅师受业时,当时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禅师亦在大慈座下参学。岩头和雪峰通过观察文邃禅师的言谈举止,知道他是个法器,于是便经常带着他游方参学。当时,岩头和雪峰均已开悟,并获德山禅师的印记。而文邃禅师则因为因缘不契,虽屡蒙德山禅师激扬启发,却仍然疑滞未悟。一日,文邃禅师...
文偃,五代禅宗僧人, 云门宗创始人。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传法正宗记》卷八、《天人眼目》卷二,俗姓张。姑苏嘉兴(今属浙江)人。出家后于各地参学,初参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道踪(世称陈尊宿,约780—约877),后参义存,获其印可。住韶州(治所在今广东韶关)云门山, 自成一系,因称“云门...
四十世云门文偃禅师 一、幼年儿童及沙弥时代 师讳文偃,晋张翰十三代孙也。翰吴人,初仕于洛,后休禄返里,徙于江浙,故胤及我师生于嘉兴(县名今属浙江省),时唐懿宗咸通五年甲申(公元864)也。 师面丰颊,精锐绝伦;目纤长瞳,子如点漆;眉秀近睫,视物凝远,敏质生知,慧辩天纵,才数龄,读书过目不忘,谈吐与常...
因为在文觉禅师的帮助下,雍正解决了年羹尧这个心头大患,所以文觉禅师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被风味了国师,人人见了都是要尊敬他的。其他的两位性音和尚和超盛和尚,也是备受雍正的器重。性音和尚和雍正的年纪差不多,所以最投缘,雍正也很欣赏性音和尚的一些见解。性音和尚也帮忙雍正处理了不少国事。而超盛...
据记载,王安石和真净克文禅师讨论的主要是《圆觉经》和《维摩结经》中的经义,而克文禅师的回答,让王安石如同醍醐灌顶。王安石的胞弟王安礼(1034—1095)亦非常敬重克文禅师,也向朝廷请疏赐名和赐紫,请疏的时间是元丰八年三月(1085)。由于王安石兄弟声势显赫,如此信服克文禅师,使克文禅师声望更高,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