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19年首當男一的鄒文正表示心情喜悅得「未出發先興奮」,而今次於戲中角色亦 ...展开全文c û收藏 2 评论 ñ3 c +关注 鄒文正 2024-5-30 02:25 来自生日动态 今天是我的生日05月30日,来祝福我吧~ û收藏 1 2 ñ3 c +关注 鄒文正 2024-4-28 02:...
一、汤斌 汤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汤斌出生于明朝末年,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最终官至工部尚书。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成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因此,他去世后获得了“文正”的谥号。二、刘统勋 刘统勋是...
但一生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曹振镛却被道光委于重任,并在其逝世后给予了“文正”的谥号。结语 对于清朝谥号文正的几位大臣中,要是说到谁最厉害,大家都是各执己见,有的表示品行清端的汤斌应该是第一,也有的表示刘统勋一生清正廉洁应该是第一,当然还有的表示作为中兴之臣的曾国藩应该是第一。#图文万粉激励...
汤斌之所以被追谥“文正”,首先他的确是一位正臣,是一位有名的清官,在道德方面他是无可挑剔的,最基本的要求已经达成。当然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汤斌还有一大隐藏功劳,那便是他在构建清朝政权合法性过程之中起到关键作用。虽说清承明制,但清朝在入关以后,对于汉制或者汉文化的任用,并非是完全融入,有相当一...
在古代,谥号是由皇帝赐予的,而“文正”谥号则是对那些在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人的赞美。能够获得“文正”谥号,就意味着这个人在生前已经达到了道德、才能的最高境界,是人们敬仰的对象。并且“文正”谥号不仅是对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其所在家族的荣耀,如若一个家族中有一名成员获得“文正”谥号,...
弘治八年(1495年),李东阳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在此基础上,李东阳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他仕宦五十年,入阁十八年,也即是明朝举足轻重的大臣。并且,李东阳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因此,李东阳去世后,被朝廷赠太师,谥文正。三、谢迁 谢迁(1450年1...
文正里面的文,它代表的是道德,文正就是给予文人最高的道德评价,所以曾国藩他是理所当然的被封为最高等级的谥号。没有任何一个人,要比他更加适合获得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就连为国家付出很多的李鸿章,他的功劳都没有曾国藩的多。曾国藩低调的为人处世 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原本的首领应该是曾国藩的弟弟,但是由于...
李昉是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北宋建立后,李昉担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知衡州。宋太宗时,担任参知政事、同平章事,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李昉去世,时年七十二岁,获赠司徒,谥号“文正”。李昉为人宽厚温和,不计旧恶,在相位时小心谨慎,没有显赫的名望。但是,...
乾隆更是直接赏赐汤斌文人最高的谥号—“文正”,汤斌若地下有知也可无憾了。汤斌从小就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自入仕开始便廉洁奉公,哪怕是成为封疆大吏,成为太子胤礽的老师,也从不恃宠而骄;却因刚正不阿而得罪权臣明珠,在遗憾中病逝,实在是可惜。但后世之君能为汤斌翻案,也算是对得起这位忠臣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