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察使 [ àn chá sh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àn chá shǐ ] 按察使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名。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 《按察使》是连载于百度小说的古代言情类网络小说,作者是...
布政使、按察使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年轻的官职,始于明洪武年间。布政使因掌一省之行政,宣布国家政令于各府、州、县,故而衙署为“承宣布政使司”,其性质类似于之前的藩镇,所以简称“藩司”。从法律的层面来看,明代的总督、巡抚不是地方官,是以部院大臣作为差遣性质到各省主持大局的,故而布政使实为一省最高行政...
按察使这个官职是沿袭明代的,但按察使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很早就有,起初叫巡察使。唐睿宗时改巡察使为按察使,宋仁宗时又将转运使改为按察使。不过唐、宋时期的按察使主要职责还是巡察地方,可以理解为中央派出的钦差大臣。按察使主管刑狱之制源于辽代,当时辽圣宗向全国各路派出特使,以稽查各地的刑狱,所以从这以后,...
与布政使不同,按察使(又称“臬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全省的司法事务。按察使司类似于今天的省级法院,按察使就是一省的司法长官。按察使要负责审理重大案件,尤其是命案或涉及官员的案件。此外,按察使还要监督全省的官吏,确保官员清正廉洁。如果发现某个官员有贪污腐败的行为,按察使有权上报并提出弹劾。这也是按察使...
然后就是按察使大人,按察使是正三品高,高于道台、知府,低于巡抚和布政使,属于全省的三把手。 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刑狱和邮路,类似于公检法一肩挑。一般来说,按察使被称为臬台大人。巡抚大人如果在巡抚衙门召集官员们开会,提督和学政一般不参加,因为不涉及地方行政。巡抚大人自然坐在大堂上,但两边还有两个座位,...
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年),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宋琬的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说,又与严沆、...
清朝地方官制:布政使、按察使、道员都干什么?清朝定都北京之后,以北京为顺天府,以其旧都沈阳为奉天府。顺天府有兼管顺天府尹事大臣(又称“兼尹”),为清朝特派管理京畿之官员,兼掌顺天府所管一切政务、民事。兼管顺天府尹事大臣雍正元年(1723)始设,特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部院大臣充任,无正员。兼管...
总督是清代掌管地方一省或者数省的地方大员,除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外,其他九位总督是绝对的地方一把手,是顶级封疆大吏。巡抚是一省长官。布政使专管一省的财政和人事。按察使专管一省的司法和治安。总督 清代共有11位总督,除了负责运输江南八省的钱粮至京城的漕运总督和负责治理黄河、淮河以及运河等河道的河道总督...
布政使与按察使,这两位明朝洪武年间诞生的官职新贵,如同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布政使主管一省行政,将国家政令传达至各府州县,因此其衙署被尊称为“承宣布政使司”,其地位与昔日的藩镇相仿,故又昵称“藩司”。在法律视角下,明代总督、巡抚并非地方官员,而是部院大臣以差遣身份赴各省坐镇。因此,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