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前街170号,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于2023年完成保护性修缮。虽然根据衙门口重修碑记的记载,明初这里曾设江苏水利分司署,但在更长的300年里,这里是江苏按察使署驻地。现存文物本体占地面积4163平方米,建筑面积2508平方米,是整个32号街坊内,除畅园以外的另一处江苏省保单位,也是继书院巷的江苏巡抚衙门旧址,苏州市...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道前街170号,旧址为明代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署东临养育巷、北靠瓣莲巷、西接剪金桥巷、南朝道前街。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是提刑按察使的主管衙门,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事务。按察使署在清代的主要职能是司法与监察,兼管司法刑狱与察吏安民。按察使署的别称包括“臬司...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地处苏州道前街170号,旧址为明代兵备道署(“道前街”由此而得名),该建筑群东临养育巷、北靠瓣莲巷、西接剪金桥巷、南朝道前街。清雍正八年建。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谳[yàn]狱的官吏,为朝廷三品大员,俗称臬[niè]台,其地位仅次于巡抚(抚台)和布政使(藩台)。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则徐来苏接...
📍位于苏州道前街170号的江苏按察使署,是明代兵备道署的旧址,因此“道前街”得名于此。这座建筑始建于清雍正八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提刑按察使,作为主持一省司法谳狱的官吏,地位仅次于巡抚和布政使,是朝廷三品大员,俗称臬台。在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则徐接任江苏提刑按察使,时年39岁。🏛️民国时期,江苏提...
偌大的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里,当初“用作高端文化小剧场、博物展览、艺术展馆和苏工苏艺交流展示、工作室等”的主题定位,正一一实现。 髹饰——“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之一的精美呈现 “髹(xiu)”,指古人将大漆一层层涂抹在漆胎上。“髹饰”,是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制成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今天称...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修缮工程于2023年1月15日开工,于2023年6月16日完成现场施工。2024年3月1日江苏省文物专家对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进行了验收。本次工程主要对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保护范围内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包括屋面整修、大木构架与木基层修缮、门窗修整、墙体修复、木构件油漆、白蚁防治、水电改造等。本次修缮将修缮与...
文物建筑修缮再利用之江苏按察使署旧址江苏按察使署位于道前街,黑色大门古朴庄重,现在矗立的这处省级文保单位修缮完不久,目前对外开放。按察使署旧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按察使署,古代按察使府衙,明清按察使主管提刑,有时也兼任廉问纠举。江苏按察使署原为明代弘治年...
🏞️ 苏州城西南,明清时期是官衙的聚集地。明初,这里设有江苏水利分司署,负责管理水利事务。📅 到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水利分司署更名为按察分司,专门负责兵备事宜,因此得名兵备道,道前街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清初,兵备道移驻太仓。清雍正八年(1730年),江苏按察使从江宁迁至苏州,将兵备道...
江苏按察使署旧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道前街170号。明代这里曾是兵备道署,因此“道前街”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明初这里设省水利分司署,明弘治十四年改为按察分司,专门负责治兵备事宜。现在,主轴线上的门厅、北部的二堂、内宅和东面的二路各四进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工字殿与楼厅都是五间面阔,硬山式,中以卷棚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