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品级,正三品的按察使与正三品的参将属于平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按察使能够对参将呼来喝去。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手里能够管理一些治安部队。按察使属于参将的上司,自然能够指挥参将。在清朝统治的中期,出现了按察使喝茶,几个参将站在旁边的情况。由此可见,参将的地位和权力都远不如按察使。如果是文官和武官不属于同...
至于按察使,则是正三品的文官。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狱工作。按照现在的标准,属于公检法一肩挑。因此,按察使被称为臬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蕃台大人。在巡抚大人面前,左右会有两个座位,就是留给按察使和布政使的。巡抚仅仅是布政使、按察使的半个上级,后两位也拥有直接上奏折的权力。由于需要管理全省的治安,按察...
布政使一般被尊称为藩台,在官位品级上是从二品。布政使主管一省的财赋及人事,具体职责有: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县,督促其贯彻实施;管理府、县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按察使一般被尊称为臬台,在官位...
巡抚属于正二品或者从二品官,挂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或者礼部侍郎的头衔,被称为抚台大人或者中丞大人。总督和巡抚属于清朝地方官员的第一梯队,实际权力非常大,一般拥有王命旗牌的赏赐,拥有地方上的生杀大权。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和学政,则属于第二梯队。提督的情况最特殊,因提督属于武官,其他官员则是文官。提...
按察使是三品。明朝在省一级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其长官为按察使,正三品,该机构的职能是司法和监察,也就是监督官员的业绩以及贪腐情况,可以检举属地的各级官员,甚至是布政使明代省一级最高行政长官,跟按察使是同僚,没有统属关系但是,对于官员的监察,按察使只抚检举权,没有处置权和重新任命的...
巡盐御史与按察使,这两者职责和权力有所不同。按察使,官至正三品,主要负责一省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以及巡察吏治。在历史上,按察使的设置始于唐代,经过宋、金、元、明至清代,其职责和地位虽有变迁,但均为重要地方官职。特别是在明代,按察使成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直接对一省的司法和监察...
同样是正三品大员,顺天府尹与按察使哪一个地位更高、权力更大?这是一个读者留下的问题,希望御史能好好讲一讲这两个官职的区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基本上同品级的官员如果以地位而论,大致有“京官高于地方官”这一原则,如总督略低于尚书、巡抚略低于侍郎,等等。但因地方官治理一方百姓,所以这种差距也不是...
清朝的按察使是从三品官员。按察使在清朝是省级的司法行政长官,主要负责一省的刑名按劾,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的长官。这个职位在清朝的官制中属于从三品,即比正三品稍低一级。清朝的官员品级制度分为九品十八级,从一品到从九品。其中,正一品最高,从九品最低。按察使的从三品官员,在省级...
按察使,官名,别称臬司、臬台、廉访。初设于唐代,至明代达到巅峰,自始即为一员。官阶或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各时期不等,以正三品为多。按察使一般皆专任,但亦有由布政使兼领者。按察使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具体说来,即:纠官邪,戢奸暴,平讼狱,雪冤抑,以振扬风范而澄清吏治。此外,朝觐庆吊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