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按察使大人,按察使是正三品官,明朝高于各地的道台、知府,低于巡抚和布政使,属于全省的三把手。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刑狱和邮路,类似于同时管理公检法和纪律工作。一般来说,按察使被称为臬台大人。巡抚大人在巡抚衙门召集官员们开会的时候,提督和学政一般不需要参加,因为具体岗位不涉及地方行政。巡抚...
至于按察使,则是正三品的文官。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狱工作。按照现在的标准,属于公检法一肩挑。因此,按察使被称为臬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蕃台大人。在巡抚大人面前,左右会有两个座位,就是留给按察使和布政使的。巡抚仅仅是布政使、按察使的半个上级,后两位也拥有直接上奏折的权力。由于需要管理全省的治安,按察...
按照品级,正三品的按察使与正三品的参将属于平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按察使能够对参将呼来喝去。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手里能够管理一些治安部队。按察使属于参将的上司,自然能够指挥参将。在清朝统治的中期,出现了按察使喝茶,几个参将站在旁边的情况。由此可见,参将的地位和权力都远不如按察使。如果是文官和武官不属于同...
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按察使一般被尊称为臬台,在官位品级上是正三品。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刑名,是省级最高司法长官。其职责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因此,清朝时期的布政使、按察使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也是属于高级别的地方长官,而绝非什么“打酱油”的角色。
巡盐御史与按察使,这两者职责和权力有所不同。按察使,官至正三品,主要负责一省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以及巡察吏治。在历史上,按察使的设置始于唐代,经过宋、金、元、明至清代,其职责和地位虽有变迁,但均为重要地方官职。特别是在明代,按察使成为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长官,直接对一省的司法和监察...
按察使为正三品官。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
按察使(正三品)、 副使 (正四品)、佥事 (正五品)。 从表中可以看出,布政使比都指挥使低了一级 而按察使则比都指挥使低了两级。 另外其他官员品级的参考比对: 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尚书(正二品)、侍郎(正三品)、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主事(正六品); ...
(3)布政使:从二品。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4)按察使:正三品。清代按察使,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为正三品官。清末改称提法使,简称臬司。(5)提督:从一品。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