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庄严为行,佛土是心,心行无相,即庄严佛土,而这是无所庄严的。 因此“庄严佛土”是生心,“即非庄严”是灭相,此无相之行,即“是名庄严”。这就是著萨的庄严佛土。“庄严佛士”这句话,是从“庄严国土”转借过来的。“庄严 国土”是有相之言,说有相之事:“庄严佛士”却是无相之言,说无相之...
佛教的和尚与道教的道士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家人”,在大家的印象里,这些出家人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那就是不食荤腥,也叫吃素。在古代传统文化里,“荤腥”与我们现代社会所说的荤腥是不同的。古代的“荤”指的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香草类植物,《说文解字》有云:“荤,臭菜也”,“荤”指的是植物。而“腥...
也就是说,脱离于证悟本心以外的修行法门,就是“外道”。甚至可以说,在佛门之内错说佛法也是“外道”。因为佛教的最核心就是证悟本心,菩萨乘所总结的真唯识量,或者所谓的心生万法的这个心,或者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之中,承载因果的这个真实心体。简单说,就是每个众生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本心”,这个“本...
菩萨这个词是来源于印度的梵文。意思是除了自我解脱之外,还具备帮助众生解脱的义务以及能力的意思。是一个固定的称谓。因为菩萨对众生充满着怜悯,所以主动的协助佛陀去普度众生。因为这个缘故,菩萨又称为胁侍菩萨。一般一个世界有一尊如来和两位胁侍菩萨。比如西方极乐世界的如来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合称...
孔子所说的“中庸”究竟何意?「本文来源:联合日报」根据各种权威性工具书, “中庸”一词是指儒家的一种处世哲学,主张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一词又引申为不追求卓越,满足于中游的意思,因而又产生了“庸才”“庸俗”“庸人自扰”等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然而,这种理解与孔子所说的“中庸”之意大相径庭,使得...
他不会执着于大、小乘世界中的所说的四大“种性”的显现,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清净的佛国净土。这样的人就是佛或者等同于佛了。这就是无缘大悲人具备的大悲心。以上就是,“悲”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内容,因此,我们研究佛经,确实是字字殊机,马虎不得。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也就是说,老子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以后会延伸出多少种可能,但是他却在逻辑层面,构建了一个极其宏大的格局。把过去、现在、未来所有已知和未知的一切,全部都装了进去包括整个世界的发展运行,也都包含在道的概念之内。而古人所说的悟道,其实也不过是在感悟老子提出的这种逻辑思维,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老子只负责提出...
佛所说的“一切皆是本心所生的幻象”,并不是说世间万事万物不存在,而是要求修行之人要把万事万物的存在当成不存在,因此,佛所说的句话,其中的含义并没有像众生理所当然理解的那样,否定客观存在,而是承认客观的存在,只是重点不在于存在,而在于不执于存在的意思,这才是佛所要表达的真正主题。但是我们众生,...
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二、生报和后报 此生所作的善恶业,来生才招感到的苦乐之报,这...
“瘦马”从字面意义上来看,一般是指一匹体型较瘦的马,与“肥马”相对而称。那么在古时候,“瘦马”这个词是否也是这个意思呢?答案可能会让你意想不到,因为它是封建社会糟粕的集中体现,处处凸显对女性的极大不尊重。对中国诗词歌赋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读过一首出自于元代诗人马致远的经典诗词,它就是《天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