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哲学家、思想家。 戴震治学广博,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均有成就,在将推动考据学发展同时拓荒近现代科学领域,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皖学的集大成者[1]。又进而以唯物主义...
戴震在古地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最古的地理学专著《水经注》的研究整理。乾隆三十年(1765),戴震开始对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注本进行校勘,这项工作他断断续续进行了10年。据戴震自己说,他校勘的方法是三条,即“审其义例,按之地望,兼以各本参差是书...
乾嘉时期及以后的卫道者们对戴震的新思想极为不满,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并抹黑戴震的人格,直到今天,一些持“现代新儒家”立场的学人,仍然从不同的角度批评戴震“以理杀人”观点,不能正视程朱理学所造成的“伦理异化”现象。今年是戴震诞辰300周年,我们如何全面地认识戴震的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合理地继承其思想...
戴震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如梁启超所言:“苟无足以起其信者,虽圣哲父师之言不信也。”(《清代学术概论》)戴震以考据为手段以探求义理,实事求是,不盲从,不轻疑,不偏主一家。戴震更坚持:“儒者之学,将以解蔽而已矣。解蔽斯能尽我生;尽我生,斯欲尽夫义命之不可已;欲尽夫义命...
百科全书式学者戴震的生平 戴震(1723年—1777年),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隆阜(现属于屯溪黎阳镇隆阜村)人。生于雍正元年十二月,卒于乾隆四十二年,享年五十五岁。 戴震的祖先在唐朝曾做过大官,但戴震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没有作过官。祖父戴宁仁,赠为文林郎。祖母程氏。父亲戴弁(1699—1779)赠为文林郎。
戴震目前是无锡超讯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90%,是南京南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51%;目前戴震是6家企业最终受益人,包括其在投资无锡超讯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收益股份为90%,投资南京南瓜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最终收益股份为51%等;三、戴震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戴震目前...
戴震目前担任无锡庆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在3家企业担任高管,包括担任无锡庆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江苏陌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监事;二、戴震投资情况:戴震目前是上海秉越气体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100%,是无锡庆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0%;目前戴震是3家企业最终受益...
戴震全部作品:原善,孟子私淑录,绪言,孟子字义疏证,考工记图(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微波榭刻本)/中国科技典籍选刊,屈原赋注(楚辞要籍丛刊),方言疏证,戴震集,东原文集,清人诗说四种
清朝时候,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名叫戴震。他在许多学术领域内都有建树,是著名的汉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其实,戴震并没有什么天赋的才能。据记载,他到九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十岁入私塾读书,应当说,他是智力发展比较迟的孩子。然而,他的记忆力却很强,文章只要读一遍,就能背诵下来。这是为什么...
戴震的语言文字观是发展的语言观,他特别关注实际使用中的语言文字,他认为实际使用的语言文字也应因时因地制宜。《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特别提及“别俗异言,古雅殊语”,他认为六书转注之法不能将众多的同义词区分开来,还得关注俗语、古语、雅语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