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城市魅力与活力的“强心剂”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城市均出现了慢行交通“回归浪潮”,缩减机动车道为行人或骑行者提供活动空间的案例屡见不鲜,道路交通的发展逐渐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视角转变,步行与自行车出行再度兴起,城市的活力也随之得到...
交警减速慢行手势 交警减速慢行手势是交警的右手,向右前方抬高,达到与肩齐平的状态,同时手掌心向下,不停的上下来回摆动手臂,手臂摆动的幅度在15°~45°之间。这就是交警发出减速慢行的信号了,车主就需要降低速度通过该路段了。 以下是8种常见的交警手势: 1、停止信号 注意:看见交警左手过肩,是停止信号,可别再往...
普陀慢行示范区位于万里街道,面积约1.4平方公里。示范区创建聚焦“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慢行交通功能提升改造,结合架空线入地和美丽道路项目,全面提升人非通道铺装、无障碍设施、非机动车地面标识等道路系统慢行要素,人行道变得更平整舒适了,非机动车通行路权更明晰了。同时,结合区域内河道、绿地资源,通过滨水步...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荆禄波介绍,“ ‘十四五’时期,重点是提升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我们现在注重城市的慢行系统和滨水巡河路,还有城市绿道,三网之间的融合。城市慢行系统治理,更加倾向于在保证通勤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健身、休闲功能,目的就是保证市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编后语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指...
据市交通委消息,北京近日发布《2024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了18项重点工作任务,提高市民骑行、步行出行的舒适度、获得感。其中提到,今年城六区和通州区将完成169公里非机动车道拓宽、12.7公里非机动车道增设,完成建设林荫化道路20条,在20处公园实施“减围栏、...
李磊:以前做道路规划首先考虑满足机动车的通行需求,“慢行优先”理念提出后,道路的规划建设和优化完善首先要考虑非机动车的需求。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问题比较多的老城区,交管部门将会同属地推动“低限速区”建设,提升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张磊:慢行系统多元车种并存,包括普通自行车、电动...
为深入贯彻“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全市慢行系统工作部署,近日,我市发布《2023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从“街道空间更加活力、各类设施更加融合、治理模式更加协同、环境氛围更加友好、居民出行更加健康”等五方面,明确了24项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城市慢...
通州北苑街道是慢行系统示范街道之一,北至新华西街,南至玉带河西街,西至北苑南路,东至新华南路,位于副中心核心地段。本次慢行系统改造涉及示范区内新华西街、西关大街、新华南一街、中山大街、新华南二街、西营房胡同、新城南街、玉带河西街、北苑南路、通惠南路、北苑一路、新仓路、新华南路等13条市政道路,总...
预计到2025年,慢行系统里程达到1500公里,截至2022年底,城市副中心慢行系统里程达到1370公里。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路网建设主体之一,正在加快推进道路建设。二、“提质”方面 按照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正在加快构建城市副中心老城地区慢行网络,注重城市慢行交通秩序与空间...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局获悉,今年以来,在要求新建道路慢行系统严格按照规划随道路同步实施的同时,针对已建成道路慢行交通设施缺位的路段,也同步因地制宜有步骤地采取改善措施。武汉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正在提速,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青年路慢行交通改造 “微整形”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非机动车有了专属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