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规划设计院交通分院副院长朱凯,正在作西安慢行交通发展的研究课题,他掌握的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达到38%,中心城区5公里内总出行比例高达61%。而中心城区每日出行总量为1287万人次,其中步行314万人次,自行车183万人次。朱凯研究发现,西安城墙范围内是最适合发展慢行交通的区域,这里的45条...
立体慢行系统是勾连市政道路、各类空间的重要纽带。自2023年实施慢行交通品质提升工作以来,各区重点围绕交通枢纽、公共交通站点、密集商办区、大居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空中连廊、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的建设,实现不同平面慢行空间的高效连通,加强各类空间设施的紧密融合。立体慢行系统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持与地面慢行系统...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 荆禄波介绍,2024年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18项工作任务,现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0%。一是完成印发《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标准》(DB11/1116-2024),明确城市道路按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优先次序分配空间,对...
2023年,公交出行和慢行交通体验提升被纳入民心工程。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设施运行监管处副处长王冠男介绍,今年全市220个慢行交通体验提升项目已全部完成。其中,网络完善类项目42个,慢行出行更加畅通↓↓↓ 打通34处慢行断点,新建18座跨阻隔桥梁或地道,共计新增约29公里人行道和约28公里非机动车道。另设置光复...
完善公路系统慢行交通功能有利于推动交通发展以“车”为本转向以“人”为本,可以引导“全域化”或者说“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绿色出行体系的全面发展,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率,有效减少机动车带来的交通拥堵、安全事故、环境污染、碳排放等一...
2024年度的922绿色出行活动,发布了《2023-2024中国慢行交通》优秀案例集。 优秀案例集通过“2023年度慢行交通优秀案例征集”工作,选取具备先进性、典型性、实践性的优秀案例,集结发行。《2023中国慢行交通》共收录十余个城市、地区的21个优秀案例,按照案例类别,...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即非机动化交通,就是把步行 、自行车 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的出行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 一般,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
慢行交通,指采用慢速出行的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时速4—7公里的步行交通和时速在20公里以下的非机动车(包括自行车和助动车)交通,均称为“慢行交通”。慢行交通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 讨论 精华 等待回答 ...
作为2023年武汉市20件民生实事之一,在便利市民出行事项中,慢行交通建设被列入清单之中。近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局获悉,今年以来,在要求新建道路慢行系统严格按照规划随道路同步实施的同时,针对已建成道路慢行交通设施缺位的路段,也同步因地制宜有步骤地采取改善措施。武汉慢行系统规划建设正在提速,城市品质...
慢行的交通标志 慢行标志有两种,一种是圆形的牌子,这个牌子中间写了个慢字,还有一种牌子是三角形的,这个牌子中间也写了个慢字,车辆慢行标志是交通安全标志中的一种,设在前方需要减速慢行的路段之前适当位置,督促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