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系统就是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选择因素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发展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出行距离、城市地形、城市布局形态、地区区域因素...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城市道路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 荆禄波介绍,2024年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方案,明确了18项工作任务,现已完成总任务量的60%。一是完成印发《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标准》(DB11/1116-2024),明确城市道路按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的优先次序分配空间,对...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城市慢行系统的改造升级尤其考验管理者的智慧。因为慢行系统不仅是道路,还包括滨水绿带、人文景观、停放区域、信号标识等;不仅是通勤的路径,还是市民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公共空间。完善的慢行交通,如同为积弊已久的机体疏通了毛细血管,使得城市又鲜活流动起来。慢行不慢,它提升通勤效率,好让...
根据武汉市的要求,未来预计在轨道站点800米的范围内,都将建成连片成网的慢行友好街区,以保障绿色出行全流程的顺畅。武汉地铁5号线起点调整工程在建设中同步因地制宜打造慢行交通系统,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未来,武汉还将结合长江新区、武汉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绿色出行示范区,基于组团化的空间布局,...
河道二层台慢行路两侧台阶改坡道等方式打通慢行系统断点,增设慢行引导标志、补充LED灯照明等。工程预计今年底完工 完工后将提高CBD以南的空间可达性 缓解双井去CBD的交通压力 推动CBD-通惠河-庆丰公园 及周边地区公共空间一体化建设 带动城市活力的提升 期待!转自:北京发布 来源:首都之窗 ...
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熊燕舞看来,“时速20公里以内的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等非机动车,非常轻便、自由、潮酷,可以通勤,可以跟公交、地铁进行接驳,这种出行工具在慢行交通系统里面有不少应用场景。”让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等服务于社区、校区、景区、商区、园区,可以最大限度串联起城市的各个重要节...
在2024年度“绿色出行宣传活动暨城市慢行交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的城乡慢行交通责任专家李磊,以《建设城乡一体化慢行交通系统,服务两个“融合”发展》为题,分析了建设城乡一体化慢行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欢迎持续关注每周三早间7:30—9:30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栏目,并通过节目留言,我们将根据市民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本市完成250.7公里非机动车道整治工作 2023年是本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开展的第四年,本市完成250.7公里非机动车道整治工作,其中施划独立非机动车道9.7公里,拓宽独立...
不管是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和公共交通的密切联系;还是建设社区导向型的轨道、公交,让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能够从建筑接续到车站;乃至于开展绿色配送服务,规划地下货运系统,实现无人驾驶货车通过管道网络实现全天候运输……绿色出行、慢行生活所带来的交通系统优化,不仅满足了公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