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说:世人每日清晨诵持感应篇一遍,可以消愆灭罪;感应篇行之三年,万罪消灭;行之四年,百福皆集;行之七年,子孙贤明,荣登科第;行之十年,寿命延长;行之十五年,万事如意;行之二十年,子孙为卿相;行之三十年,注名仙籍;行之五十年天神恭敬,名列仙班。 《感应篇》是千...
行善--「非善不行」,不做不合天理之事,自己随分随力,勇猛行善,并感化世人共同行善。 勉行--「尽力而行」,知而不行,仅是知而已,读了感应篇,明知「断恶修善」之理,必发至诚心,奋励力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之必获福报。
这两段文字共同构成了《感应篇》的精髓,它们顺应了天道,为道德教化树立了核心。当我们深入圣贤的内心,会发现那是一种超越尘世的高远境界。他们行善并非出于祈福避祸的功利之心,而是源自内心深处对众生的无私关爱。这种境界,宛如璀璨的星空,不为尘世所染,只为照亮众生前行的道路。那么,如何踏上这条解脱之路呢?...
而行恶之人语恶,视恶,行恶,一天有三恶,三年以后,恶行爆发,上天一定降祸于他。为什么不勉力去实行感应篇呢?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译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老君说:“祸福没有一定的门径,都是人们自己所感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就像是影子紧跟著形体一样,永远都不会分离。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
印光法师谈感应篇 ――代重刊序 弘法敬辑 一、感应篇之概述 1、感应篇的来源 问,《感应篇》,谁人著作。对于他教典籍,以何法辨别之。 答,《感应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谓为老子所作。亦有谓本抱朴子而广之。然不必究其为何人所作,只取其书所说之益。所谓不以人废言也。圣人立法,固不必定取圣人所说...
本篇为《感应篇》全篇的纲领,是顺应天道,建立言教的主旨。我们论述圣贤的心,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不是因为祈福避祸,才开始为善不为恶,因为圣贤达到了无私无我的最高境界,所以他就迫切希望一切众生也走上这条解脱的道路。如何走向解脱呢?那就必须告诉大众有一个主宰我们命运的自然规律,也就是《易》所说的...
书名 太上感应篇 又名《感应篇》 类别 古籍 出现时间 宋代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之一,简称《感应篇》,作者李昌龄。 《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李昌龄著,历代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讲解 《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仅约一千二百余字,以开头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十六字为纲,接着叙说人若想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多条善行,一百多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准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上感应篇》原文及讲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