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余年,人事各不同,但悲秋的感觉却如此共通,代代相传。当然,此中也有与众不同者。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改前人的悲秋传统,把秋天写得爽朗明快、豪情万丈,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今人写秋景,继承了他这种旷达乐观的情怀,《采桑子...
而在《九章·抽思》中,他写道:“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意思是秋风乍起,草木变色,天地间一片浮荡。虽然这些诗作没有直接发出悲秋的感叹,但也隐隐埋下了伏笔。真正把“悲秋”情感直接表达出来的,是宋玉在《楚辞·九辩》中的那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一声悲叹,直抒胸臆,成...
悲秋情结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而深化,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的一种情感,也是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文人似乎更偏爱悲秋这种情结。古代文人对“秋”的普遍偏爱往往与他们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在强烈的生命意识的驱使下,他们所具有的以家国观念当首的生存价值而导致的“悲剧性”,更加深了“悲秋”情结植...
惆怅兮,而私自怜。 悲秋传统肇端。新语汇表达旧现象,修辞造诣极高。 国:故乡。 去国怀乡。 离别;贫士失意 宋玉与屈原的不同: 宋玉因个人的失意而缠绵惆怅;屈原因国家的前途而悲苦哀愁。 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 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建构出典型的动物...
在中国文化中,有“伤春”和“悲秋”的传统。“伤春”又称为“惜春”,当然是惋惜春归,这里就不多说了。单说这“悲秋”,好像这“悲秋”跟游子联系最为紧密,元曲大家马致远在他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一种典型的“悲秋”。
「悲秋」这一文学传统,对于中文系的学人们,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命题了。对于国高中学子而言,也许是画上萤光笔的考试重点,等到学子们上大学,早已忘记「悲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于是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便端出来了,讲到树叶不但被秋天搞成枯叶,还被秋风逼成落叶,...
文人悲秋是从宋玉的《秋声赋》开创的传统。“悲哉,秋之为气也”,秋天是叫人悲伤的季节,在秋日里“登山临水”,目之所及:“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雁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诗人由此回想前半生,发现自己因“羁旅而无友生”、“蹇淹留而无成”,故而生“惆怅兮...
自此,开创了文人悲秋之传统。 《九辩》既代屈原立言,闵其忠而放逐,又有自悯身世之意,一不小心成了“悲秋”的祖宗。 接下来步其后尘且出手不凡者,便是汉武帝刘彻。一首《秋风辞》,情景交融,比兴并用,堪称“悲秋”之佳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
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出自:唐·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译文: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解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诗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传统上,人们常以悲秋的视角看待秋天,而刘禹锡则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好,展现出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