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所有法五十一是《百法》一书的总纲,百法是演绎法,把宇宙万有重点地,系统地加以分析从法相上说明若干法,重点在显法无我。基本介绍 世尊言:一切法无我。”此语是《百法》一书的总纲。懂得百法,即能通达诸法性相,而获得正智。列举 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列举 五十一法为:遍行法五(触、作意、受、想...
心法是主,为心所依,如王如领袖。心所依心,如臣如部属,助成心事,得名心所。约一聚心心所而言,心王起时,心所必起;心所起时,心王亦必起。缘境的时候,心王缘总相,心所缘总别相。 心所法总有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四等六类,共五十一个。 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心...
相应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是所依相应,心王所与心所法是同依一根而起的,比方说,眼识心王所和心所法是同依眼根而生起的;第二是所缘相应,心王、心所同缘一境,共办一事,这样才能相应;第三是同时相应,心王心所法是同时生起的,没有先后。 第三个...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善是顺益、顺理义,即顺益此世他世的有漏无漏行法,性离垢秽,清净无染,故名为善。 善有四类: (1)自性善,即信等十一个善心所。 (2)相应善,即与自性善的性等相应而起的心心所法。
五别境心所,看起来不是好东西,是造善恶业的祸端,就像前面讲五蕴中所说的那样,虽是造生死业之本,但我们如能善用它,则能用来成就佛道,救度众生。 心所法的第三位是“善法”,是我们修行成道的资粮。共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瞋、无...
心所法又叫心使,是心王应用的侍从。心所法有五十一法,共分为六位。第一位、遍行心所。“遍行”就是无时无处不在运行,即一切时一切处都能遍,任何根性都能遍。遍行又分为五法,就是意、触、受、想、思。第二位、别境心所。“别境”就是个别着境,即每个人的缘境,也就是着善、着恶的心,进而要造业...
{经典开示}南传52..昙摩结(叶均)“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阿毗达摩摄义论第二品说:“这种心所和它们所相应的心是同一所依,同 一所缘,而且是同时生灭的”。成唯识论卷五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依中品及上品处,生起第二‘过慢’:于等计己胜,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依上品处,生起第三‘慢过慢’: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依于我蕴处,生起第四‘我慢’:于五取蕴随计为我、我所,心高举为性。依辨胜德处,生起第五‘增上慢’:于未得的增上殊胜所证之法,及虽得少分,于所未得,谓我已得,...
如是五种别境心所法,通常多指意识心相应者而言,此五种心所法是意识觉知心相应之“心所有法”故,意识于此最相应故、最具足故。意根于此五别境心所法中,则唯有慧心所之极少分,其慧极劣,亦唯能于五尘上所显之法尘中,唯作法尘上有无大变动之了别尔,其余皆非意根所能了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