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下”是具体的每一个物质、物品、物体、事物的具体的形状、形象、外表和表象。所以,“形而上”指的是总体的、是抽象的、是本质的、是道理的或理论的。“形而下”指的是个体的、是具体的、是表象、是现象的或外表的、表面的。 “形而上”与“形而下”,虽然是一对哲学概念,但其重要性并不仅仅是哲学...
在不同的哲学流派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应用。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式的形而上学和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现象学则更加关注形而下学,试图揭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和表象。实用主义强调实际应用和实践的价值,更加关注形而下学,试图找到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因此,在哲学的范畴内也可以解释为,“在各种哲学理论中,对‘形而上’的‘道’、也就是现实物质世界形成之前的无形的本质物质世界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上学;对‘形而下’的‘器’、也就是现实世界形成以后的有形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的学说,就是形而下学”(百度资料)。 形而...
原文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并由此引发了哲学上”形而上学”,“形而下之”的理论说法。 所谓“形而上”是指具体的物质、物体的形态之上,高度抽象、总体概括的内容,所以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即“形而上”是脱离了具体物体形象,看不见、摸不到的认知、思想、精神、道理、理论等意识...
所以,就浅谈一下,中国画领域的“形而上,形而下”的内卷之战。中国画尚意,故而又称写意,因而,形在画面变现中是辅助意而生,而存在的,所以“形而下”是其观点不为过。但是,“形而下”是轻形尚意,不是无形,也不是形不重要,只是形以意而定。也因此,中国画有了自己的独立面貌和艺术观点。因为欧美...
形而上与形而下 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形而上”指无形或未成形质;“形而下”指有形或已成形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乃谓之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唐崔憬言:“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
一、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说法,来自《易经·系辞》:“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真要解释起来,很是麻烦,历代注家,各有各的解释。据黄寿祺、张善文所著《周易译注》:形是指事物的形体;道是指主导形体运动的因素,如《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器是...
“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一部分人会说,这就像从上面的内容“复制”“粘贴”来的,两者有区,嗯,区别很大? 本来就是在道器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发展来的,有部分相似,也是很正常的。 而且后者说除了对“形而上”“形而下”的作用做出说明外,对二者的地位...
形而上:指的是一种重视理论、思想、概念等抽象层面的思考方式或哲学观点。它关注事物的本质、普遍性、规律性和超越具体事物表象的深层意义。形而上追求的是对事物整体、普遍规律的把握和理解,强调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理论探究。形而下:则与之相反,它更侧重于实践、经验、具体事物等现实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