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的书法,初学欧阳询,曾得以“五云体”著名的吏部侍郎韦陟赏识。其后,师从金吾兵曹邬彤(如上面的图片所示,他是张旭的学生)学习草书。后怀素游遍天下,结交时贤,书名远播,因此,我们看唐诗中,多有提及怀素书法的篇章。大历七年(772)秋,怀素回乡路过东都洛阳,当时颜真卿正客居洛阳,怀素曾趋谒拜访(颜是...
张旭(685年—759年),字为伯高,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善于从自然万象中领悟书法之道,把自然美...
《此作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堪称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清代梁巘认为此作乃怀素最佳之作,其地位在《自叙帖》之上。现藏于西安碑林第二室。6、《孝经》:“唐草三杰”(贺知章、张旭、怀素)之一的贺知章草书代表作。在张旭之前,贺知章草书影响力为唐朝之最。而这部《...
张旭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古诗四帖》,怀素的代表作是《自叙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两件作品无疑都是气韵流畅,浑然一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习惯动势”的结体规律可言。张旭狂草的连绵,大多数都是依靠字与字之间的连属来完成的,也就是上一个字的笔画和下一个字的笔画顺势连在一起...
不仅是怀素,任何一位草书家在书写之前都不可能清晰地知道完成以后的作品会是什么模样,否则,狂草就不成其为狂草了。但是,有一点却是明白无误的:草书绝对是一种抒情的艺术。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草书几乎是...
狂草的代表人物:颠张醉素,即怀素与张旭 书法实在是一种很玄奥的艺术,尤其狂草,书写者往往是充满激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下完成的,这其实正是一种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狂草产生于唐代。代表人物就是怀素与张旭。他们的狂草达到了中国书法的极致。怀素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怀素的受张旭影响,张旭字伯高...
可是张芝和张旭并没有真迹留下来,仅见“草圣”怀素有真迹传世,尤为珍贵。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称为“草圣”者仅3人(时人互捧者不论)。东汉张芝创章草,实为书法界划时代意义的书法巨人。后张旭创狂草,名冠一时。怀素继张旭之后把狂草推向了峰尖。张芝、张旭、怀素都是草书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论起他们对...
张旭的草书虽然笔法稳固,但艺术体系不够全面,怀素比张旭出生的晚,将其体系发展成熟,融万物意态、人生感悟于笔尖,艺术格调更加灵巧多变,晚年和早年书风,具有鲜明差异。而且怀素少时出家,整日诵读经书,深入贯彻禅宗“中庸无为”的理念,虽然线条外观诡谲狂放,但是意境空灵、散淡,具有超世脱俗之感,境界颇为高深...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怀素取法张旭,视张旭为师爷。颜真卿问笔张旭,怀素拜师颜真卿 张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
他认为张旭的狂草神妙绝伦,怀素与之相比,尽显奴仆之态,只配给他研磨,这么说当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不无道理,张旭的狂草以瘦劲为主。狂草的运笔速度较快,对于用笔提按、转折、虚实的变化,要处理的及时精准,控笔稳健强劲,这样才能写出瘦硬之感,一旦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变的“肥润”,而怀素的狂草恰好以“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