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的书法,初学欧阳询,曾得以“五云体”著名的吏部侍郎韦陟赏识。其后,师从金吾兵曹邬彤(如上面的图片所示,他是张旭的学生)学习草书。后怀素游遍天下,结交时贤,书名远播,因此,我们看唐诗中,多有提及怀素书法的篇章。大历七年(772)秋,怀素回乡路过东都洛阳,当时颜真卿正客居洛阳,怀素曾趋谒拜访(颜是...
书法之美,并非横平竖直,也不是刻意造势,而是顺应本心,回归自然,笔笔率意自如、包罗万象,书法史2000多年,把这些特点做到极致的,就是张旭、怀素的狂草,它们脱离汉字的传统结构,用笔简练,姿态诡谲。乍一看犹如“鬼画符”,或者儿童涂鸦,艺术气息十分浓厚,至于2人之间,水平孰高孰低的问题,世人争论千年,最终...
张旭最经典的代表作就是《古诗四帖》,怀素的代表作是《自叙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看,这两件作品无疑都是气韵流畅,浑然一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没有“习惯动势”的结体规律可言。张旭狂草的连绵,大多数都是依靠字与字之间的连属来完成的,也就是上一个字的笔画和下一个字的笔画顺势连在一起...
《此作既吸收了王献之的神采、张旭的肥笔,又兼容了汉代草隶之笔于一炉,堪称是怀素的里程碑之作。清代梁巘认为此作乃怀素最佳之作,其地位在《自叙帖》之上。现藏于西安碑林第二室。6、《孝经》:“唐草三杰”(贺知章、张旭、怀素)之一的贺知章草书代表作。在张旭之前,贺知章草书影响力为唐朝之最。而这部《...
然而,若把怀素、张旭的狂草放在一起对比,大部分学者认为张旭更胜一筹,这不免引起众人好奇,为什么草书“天下第一”的怀素,败给了张旭,其实早在唐朝中期,颜真卿已经一语道破真相,当年颜真卿应怀素之邀,为《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作序。卷中写道:“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师师得亲承善诱...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狂草流派,在漫长的书法演变史中独树一帜。细数唐代的草书狂人,无非是张旭怀素。大多数人认为,怀素继承了张旭的狂草。诚然,在技法上,怀素受到了张旭狂草的启发,但在精神上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张旭的草书是激情的倾泻而出,而怀素的草书是一种排除情感、抽象和神秘意义的挥毫。(以上图文均...
可是张芝和张旭并没有真迹留下来,仅见“草圣”怀素有真迹传世,尤为珍贵。在中国书法史上被尊称为“草圣”者仅3人(时人互捧者不论)。东汉张芝创章草,实为书法界划时代意义的书法巨人。后张旭创狂草,名冠一时。怀素继张旭之后把狂草推向了峰尖。张芝、张旭、怀素都是草书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论起他们对...
谈及张旭与怀素,常以“颠张狂素”相称,他们在唐代便已并驾齐驱,成为书法史上的两座巍峨高峰,至今无人能及。然而,若要细究二人之高下,或许张旭更胜一筹。怀素草书虽狂放,却不及张旭,原因何在?颜真卿一语道破:“楷书未得法。”怀素在创作《自叙帖》时,曾请颜真卿作序,其中颜氏有言:“忽睹师作,...
张旭人称张长史,母亲是陆柬之的外孙女,书法师从张彦远;不仅门第不低,书法家学渊源也十分深厚,张旭的书法学习历程可以说从未走过弯路,他所接受的是正统“二王”书法教育。怀素则不同。怀素年幼出家,生活贫寒,年纪轻轻便立志学习书法,可惜到了快三十岁,他依旧拒绝师法古人,还不得正统笔法,是一个“门外汉”...
张旭的草书笔法丰富严谨,而变化风云莫测,北大李志敏教授称其“俗人根本看不懂”,而“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更认为怀素与张旭相比,只配为“奴仆”:“长史笔势,其妙入神,岂俗物可近哉?怀素处其侧,直有仆奴之态。”《李青莲序》笔画、结字、章法无可挑剔,把每个字练习透彻,草书技法也就学到家了。而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