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佛教居士。早期背景张商英出生于蜀州新津(今属四川),年轻时性格豪放,负气倜傥。他在初任通川主簿时,有一次游览佛寺,看到藏经卷册整齐严整,心中不悦,感叹道:“吾孔圣之教,不如胡人之书耶?”因此萌生了撰写《无佛论》的想法...
据传张商英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也是批判接受的,并当面提出意见,不以拗相公宰辅的地位而有所忌惮,王安石对此也算是欣然接受,所谓的“拗相公”的“拗”,大概只是针对那些认为天下财富自有定数,朝廷多一分则百姓少一分的腐儒。当然,随着神宗早逝,变法一派也在朝内“君子结党”的背景下尽皆贬黜,张商英在变法派的地位远...
张商英和他的哥哥一脉相承,对官员损公肥私的行为深为痛恨。现代汉语中“背公营私”一词,即来源于张商英《护法论》中“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之句。张商英一生曾两掌监察之职(御史和右正言),写了大量弹劾奏章。时逢改革派和保守派两党...
丞相张商英居士悟道因缘 张商英,四川新津人,身材高大俊伟,十九岁时赴京应举,途中遇向氏家族。向翁梦神人告知明日将接见张商英,次日张商英如期而至,向翁惊喜,欲以女嫁予他,张商英婉拒。后张商英及第,娶向氏之女为妻。张商英初任主簿,对佛学产生怀疑。一日游僧寺,见经卷后,心生辟佛之念。回家...
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川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深有所感,于是归信佛法。 人...
张商英(1043年-1121年),字天觉,号无尽居士,新津(今属四川)人。中国宋代词人、书法家、宰相。张商英原本任开封府推官,有一日,他却梦游五台山金刚窟,他自己认为非常奇怪,因为五台山是自己生平从未听说、从未见过的地方。五个月后,张商英被朝廷调到河东路当提点刑狱公事,开启了朝圣五台山的契机,八月他到任...
宋朝张商英,职位为丞相,喜欢书写草书(草体字),但是很不工整。人们都讥笑他,他却不以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赶忙索要笔墨奋笔疾书,字非常潦草,写满了整张纸。他当即让侄儿把诗句抄录下来。侄儿抄到笔画怪异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笔来,询问张丞相:“这是什么字?”张丞相仔细辨认了很久,也...
张商英是北宋末年绍述新政的中坚,是宋代佛教和道教积极的外护居士,在中国居士佛教史以及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张商英早年追随王安石主持的熙丰新政,大观、政和年间作为宰辅绍述新政,是新党的代表性人物。他能秉忠直言,屡屡与新党权力核心发生冲突,一再被贬斥,颇有“忧国而不惜官”的贤士风范。他自幼学习儒学...
在神宗时期,张商英经王安石举荐进入朝廷任职。在大观年间,他担任了尚书右仆射的重要职务。然而,由于某些事件,他被调至偏远地区。在这期间,他前往五台山拜谒文殊菩萨像,感受到了深刻的启示,便在那里塑立了文殊像并撰写了一份发愿文。面对旱灾,他亲自入山祈雨,三次祈愿都应验,使得他在朝廷中名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