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佛教居士。早期背景张商英出生于蜀州新津(今属四川),年轻时性格豪放,负气倜傥。他在初任通川主簿时,有一次游览佛寺,看到藏经卷册整齐严整,心中不悦,感叹道:“吾孔圣之教,不如胡人之书耶?”因此萌生了撰写《无佛论》的想法...
张商英居士在荆州的时候,与圆悟克勤禅师有过一段法缘。 一日,克勤禅师造访张商英居士,大谈《华严》宗旨,云:“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 张商英...
张商英是北宋末年绍述新政的中坚,是宋代佛教和道教积极的外护居士,在中国居士佛教史以及道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张商英早年追随王安石主持的熙丰新政,大观、政和年间作为宰辅绍述新政,是新党的代表性人物。他能秉忠直言,屡屡与新党权力核心发生冲突,一再被贬斥,颇有“忧国而不惜官”的贤士风范。他自幼学习儒学...
七月初五张商英游览秘魔岩,并访问结庐而安的僧人继哲,待晚上出庵后,看到秘魔岩口有金色祥云,文殊骑青毛狮子进入祥云之间,张商英见状判断,今晚肯定会有特别殊胜的景象出现,张商英遂率妻儿向秘魔岩东面山崖祈礼,果然在崖间出现两盏金灯,主僧用和亲随的士兵都看到了这一景象。张商英作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官员...
据传张商英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也是批判接受的,并当面提出意见,不以拗相公宰辅的地位而有所忌惮,王安石对此也算是欣然接受,所谓的“拗相公”的“拗”,大概只是针对那些认为天下财富自有定数,朝廷多一分则百姓少一分的腐儒。当然,随着神宗早逝,变法一派也在朝内“君子结党”的背景下尽皆贬黜,张商英在变法派的地位远...
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川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深有所感,于是归信佛法。 人...
张商英,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州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深有所感,于是归信佛法。神宗时,受到王安石的推举,入朝做官。
佛教『南怀瑾』宋朝宰相张商英,是如何被妻子渡化的!1、宋朝有个人做过宰相,这位先生穷书生出身的,穷书生出身,有个富家的小姐,学问也很好,看得起他,嫁给他了,后来考功名做了状元当过宰相,张商英居士,在佛教里是个大居士,宋朝一个宰相,他出身很穷,讨了一个有学问、有钱的小姐,后来考取功名中进士,还...
在神宗时期,张商英经王安石举荐进入朝廷任职。在大观年间,他担任了尚书右仆射的重要职务。然而,由于某些事件,他被调至偏远地区。在这期间,他前往五台山拜谒文殊菩萨像,感受到了深刻的启示,便在那里塑立了文殊像并撰写了一份发愿文。面对旱灾,他亲自入山祈雨,三次祈愿都应验,使得他在朝廷中名声大...
陶沐 黄石公素书原序 宋 张商英序 《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