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组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或安慰剂组。前者接受仑伐替尼(体重≥60kg患者为12mg,体重<60kg患者为8mg,每日口服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组(400mg,静脉注射,每6周一次,最长两年)+TACE治疗;后者接受安慰剂(每日口...
“王炸”组合——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两个药物对于肝癌治疗都具有非常意义,仑伐替尼可以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变化进行调节,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保持免疫活化状态,而帕博利珠单抗具有重新激活T细胞的作用,因此两者组合,可以达到更好...
然而,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特定药物组合在铂耐药性卵巢癌中取得了32%的有效率。更令人振奋的是,2024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一项2期试验数据表明,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和仑伐替尼(Lenvima)的联合疗法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取得了超过50%的有效率。研究设计与患者特征 这项单中心、单组的研究入组了24名患者...
使用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截止2018年8月23日数据截止时,数据如下: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0%,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3.3%的控制率,6个月生存率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和59.8%。
2019年3月,《柳叶刀-肿瘤学》刊登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中期分析结果。研究招募了54例相关患者,其中53例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3.3个月;结果显示患者的mPFS达到7.4个月;第24周时有1例患者得到CR,20例患者PR [6] 。 2020年,一项关于“王炸”组合治疗实体瘤的Ib/II期多中心研究结果...
NEJM: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可显著延长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PFS和OS 日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索铂类化疗失败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 研究发表截图 在这项Ⅲ期临床研究中,研究人员以1:1的比例将先前接受过至少一种含铂化疗方案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配接受仑伐替尼(20 mg,每...
2021年7月,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治疗不存在微卫星高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全身治疗后病情进展,且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放疗。[3]这一监管决定也是基于KEYNOTE-775的数据。 此外,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组的中位OS为18.7个月,而紫杉醇或多柔比星单...
入组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或安慰剂组。前者接受仑伐替尼(体重≥60kg患者为12mg,体重<60kg患者为8mg,每日口服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组(400mg,静脉注射,每6周一次,最长两年)+TACE治疗;后者接受安慰剂(每日口服一次 +安慰剂(静脉注射,每6周一次,最长两年) + TACE治疗。首次TACE在全身治疗...
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药治疗组的中位OS为18.3个月,化疗治疗组为11.4个月;联合用药治疗组的中位PFS为7.2个月,化疗组为3.8个月。 据介绍,基于该3期试验结果,仑伐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药已经在美国获批用于在任何背景下既往全身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放疗的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组的常见的任何级别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63%)、腹泻(62%)、骨骼肌肉症候群(58%)、甲状腺功能减退(57%)、高血压(56%)、口腔炎(43%)、食欲下降(41%)、皮疹(37%)、恶心(36%)、体重减轻(30%)、言语障碍(30%)、蛋白尿(30%)、手足综合征(29%)、腹痛(27%)、出血性事件(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