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山寺位于山东省长清县泰山西北麓的方山,寺经历代增修,布局恢宏。现存总面积约90平方米。灵岩寺文物古迹十分丰富,现有建筑有千佛殿、大雄宝殿、御书阁、钟鼓楼、辟支佛塔等。其中有作为镇寺之宝的「铁袈裟」,据碑载系观音化现,自地涌出。周围群山环抱,有汉柏、银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
直到我在五台山北麓的僻远乡野,见到岩山寺壁画,仿佛于蓬头乱发间乍见一张国色天香的面庞。▲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岩山寺外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岩山寺,隐于山西五台山北麓天岩村,走在村道上,并不觉得它和北方其他山村有什么不一样:土坯房高低绵延,院落里时时传来鸡鸣猪哼,间或有驴在嘶吼。岩山寺的管...
走进岩山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庄严肃穆的文殊殿。这座元代大修遗物,以其单檐歇山顶的独特建筑风格,彰显着元代建筑的雄浑与精致。殿内,金代的彩塑和壁画熠熠生辉,尤其是那壁画,仿佛一幅“墙上的清明上河图”,细腻入微地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文殊殿...
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内的一幅壁画,年代可追溯到金代,然而其内容却鲜明地展现了宋代的风格,可以说是对宋朝书画的承袭与发扬,具有深远的代表意义。在壁画中,青色为主的风景占据了显眼的位置。而在绘制过程中,艺术家们运用了沥粉堆积黄金的技法,并且巧妙地运用了青、绿、黑、淡赭、土黄等多种色调,使得整幅...
岩山寺壁画,寺址在山西繁峙县城东南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现存文殊殿是金代原物。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西壁为佛传故事,描绘释迦牟尼一生事迹;东壁为本生故事,描绘须阇提(养生)太子割肉孝养父母等故事;北壁描绘一组塔寺和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的故事;南壁两侧描绘殿阁楼台和供养人,剥蚀严重。壁画...
因此,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中的山水画,在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墙壁上的艺术创作,岩山寺文殊殿壁画中的山水画不仅继承了青绿山水的传统,更融入了建筑壁画的独特性和卷轴画、水墨画的精髓。它独具匠心,自成一体,为壁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新的风貌。▲东壁 须阇提太子本生故事(...
繁峙岩山寺,位于五台山北麓天岩村,公共交通不方便,只有研学团才会安排这一站。但这里的壁画,可是有点厉害。参观岩山寺需要文保员开门。彩塑 大殿中可以看到水月观音和金刚的彩塑,虽已残破,但因为内部的木质肢体显露出来,可以看到彩塑得制作工艺。壁画画家 岩山寺的壁画,作者是金代的御前画师王逵,他年轻时...
繁峙岩山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城东南40公里的五台山北麓天岩村,原名灵岩院。这座寺庙坐北朝南,南北长8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岩山寺始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历经风雨,如今依然保留着其古朴的风貌。🏛️ 寺庙布局 岩山寺的中轴线上,如今仅存文殊殿、伽蓝殿、地藏殿、马王殿以及东侧...
找到一个宋代的复杂楼..金代繁峙岩山寺壁画,作于1167年,风格接近北宋院体工笔画,描述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城池和乡村景色,画中人物都为北宋衣冠,建筑为北宋形制,作者王逵作为北宋遗臣,28岁时经历了靖康之变,可能作为宣和画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