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癞子》[西班牙]佚名著,杨绛译,1977年上海译文 今天下午在病榻上翻完了这本书,实在是活泼可喜。这本书有点像《王子与贫儿》啦,《哈克贝里芬》啦,《汤姆索耶》啦,那可都是我最喜欢的书,但是,比那些还都多了一些野气——也就是说,没有太多婆... (展开) 18 1 4回应 究极养鹅人 2020-08-14 19...
《小癞子(附西班牙原文)》是1993年书林—本版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内容介绍 《小癞子》原名《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作者不详,十六世纪中期於西班牙出版。《小癞子》是杨绛女士的独创。她在《译后记》中说:“我们所谓癞子,并不仅指皮肤上生癞疮的人,也泛指一切流氓光棍。我国...
小癞子(外国文学小丛书)《小癞子(外国文学小丛书)》是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西]佚名 内容简介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1年生,祖籍江苏无锡,丈夫钱锺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毕业。曾留学英国、法国。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杨绛先生的翻译简洁流畅,读起来生动有趣,全文不长,快的1小时,慢的2小时就能读完。📖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癞子的穷苦生活:从小吃不饱却饿不死的叫花子,为了生存,他先后为吝啬的教士、落魄的绅士、推销赦罪符的骗子等帮佣,连续伺候多个主人,处处流浪,挣扎着活命。他的死活没人在意,心情更没人顾念,直到娶了神父的...
在西班牙的书架上,有一本书的书脊上赫然写着“杨绛”,这本书就是《小癞子》。翻开书页,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因为在国内出版时是由杨绛翻译的。 “癞子”这个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头上长癣,另一种是流氓、无赖。这本书中的“癞子”指的是后者。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太公平,但小癞子的故事却让人...
杨绛的中译本于1950年4月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初版,后经过多次重印。1953年平明出版社出版《小癞子》重排本时,杨绛作了重译。杨绛在序中说个别地方参考了罗兰的古译本,用的是1924年的G.E.V.Crofts的整理本。根据杨绛的说法,古译本之特别,在于“据说就是莎士比亚引用过的本子”,但据法译本转译,又有画蛇添足之处云云...
《小癞子》这本书虽然小,但读起来很顺畅。以下是我简单的几点体会:1️⃣ 译本序:一定要仔细阅读,它对了解故事背景和写作背景非常有帮助。通过序言,我初步了解了“流浪汉小说”这种文学形式。2️⃣ 前言:前言中,作者表达了他对这部作品的看法,值得一读。3️⃣ 故事本身:主人公小癞子的生平经历非常吸引人...
今天,我在一堆书里发现了一本蓝色的小书——《小癞子》。这本书是杨绛翻译的,作者却是个佚名。好奇心驱使我翻开了这本书,没想到一读就停不下来。🎭 这本书以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叫小癞子的流浪汉的经历。他辗转跟随过几个主人,每个主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小癞子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却能在这些经历中找到...
诙谐戏谑的悲剧与催人泪下的喜剧,正是流浪汉小说的开山之作—《小癞子》。原书名直译为《托尔梅斯河的小拉撒路》(La Vida de Lazarillo de Tormes y de sus Fortunas y Adversidades). “拉撒路”名出《圣经》,在西方常泛指一切社会底层穷苦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