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半段因有黄公望题识 上款为“无用师”而被称作《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天各一方 会动的《富春山居图》看“浙”里!还有几天,杭州亚运会将正式开幕 作为《富春山居图...
到清朝,《富春山居图》落到了乾隆手里,但他拿到的并非真迹,而是由明末的文人临摹而成的仿作,被后人称为《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当年在游览富春江时,每次走到和画里相同的位置,兴之所至,乾隆都会在这件仿品上提笔咏怀,上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他的50多处御跋,后来实在无从下笔了,才恋恋不舍地题上...
打开《富春山居图》的卷轴,让我们在古画中神游。《富春山居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火焰点燃的山水,让这幅传世名作多出的两端间,生出了无尽的想象。元代画家黄公望,大约用了七年时间,在八十来岁时完成了此幅巨迹的绘制。那些藏在画里的人,是否都曾与黄公望真实地相遇?让我们去会会他们吧!看,桥...
《富春山居图》中的“无用师卷”将是本篇赏析的重点。画作描绘了浙江富阳的山水,卷尾黄公望的自跋和两枚印章,“黄氏子久”及“一峰道人”,为画作提供了辨明作者的依据。“无用师卷“全貌 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 初看《富春山居图》的画面会感到十分有...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晚年定居在富阳市,历时十年才完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幅画主要选择的风景地点为“富春江”和“桐庐江”两个景点,其创作景色的占比,分别为80%(富春江景)和20%(桐庐江景)。具体来说,这幅画的创作内容,主要是山水风景,且为典型的江南山水。《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
被称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入列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由元代黄公望(1269-1354年)历时多年成绘,完稿时他已80岁高龄。这幅纯水墨山水长卷,横约七米多,以浙江富春江为题材,是画家毕生创作的巅峰作品。画家作为一名全真派道士,他毕生游历于名川大山间,融人生经历于山水画魂之内,此画不仅是自然...
《富春山居图》原大高清实拍细节 元代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成于元四家,至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而至顶峰,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一代新画风。南宋画坛自始至终流行李、刘、马、夏水墨刚劲派画风,简约有余而蕴藉不足,不若五代、唐末之山水...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辗转归属徐家,1973年抄没,入故宫,后发还。1996年6月30日,北京翰海春拍,以880万元成交,为故宫博物院购藏,算是二进宫了。 王翚《临富春山居图卷》纸本,纵36.5厘米,横475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乌木山人,耕烟散人,清六家之一。王翚曾数次临摹《富春山...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富阳段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峰峦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