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 荒远的岭南断绝了家乡的音信,经过了冬天,春天又悄悄来到。今天回乡,离家不远,心中反而更加紧张;见到家乡来的人,不敢开口问一声家中是否安好。【鉴赏】 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写的一首诗。前两句追叙...
《渡汉江》一诗言简意深,感慨宛转。描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一个“断”字,既有被贬斥蛮荒之地的遥远和音书断绝的悲苦,更提示了下文对于时光流逝的叹惋和无奈。一个“怯”字,既有接近家乡的欣喜,更有对前途未知的迷茫和恐惧,以至于面对熟人欲说还休。也许正是在这种不安的折磨下,回到洛阳的宋之问为了免罪...
《渡汉江》唐·宋之问–带拼音带译文#古诗词 #教育 #知识分享 #家长收藏孩子受益 #传统文化 - 书面语于2022122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1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1〕这是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洛阳,途中经过汉江时写的一首绝句。汉江,即汉水。 〔2〕“岭外”二句:岭外,大庾岭外。二句写作者到泷州后经过两个年头,得不到家信。 〔3〕“近乡”二句:情怯,心情紧张、胆...
《渡汉江》宋之问 古诗赏析 《《渡汉江》宋之问 古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地刻画了诗人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时的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矫揉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一说李频)创作的一首五绝。全诗表现出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和游子远归家乡时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诗和诗意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渡汉江》 作者: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唐诗-宋之问-带拼音,带译文,多音字已纠正#国学启蒙 #古诗词 #爱上古诗词 #古诗注 - 是多多呀于202111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9.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注释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渡汉江》写作背景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背景。宋之问(656—712),生活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字延清,汾州人(今山西汾阳市)。他的诗才横溢,尤以五言诗名扬天下。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起伏与波折。流放岭南的经历,使他深入了解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也使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