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宋之问古诗翻译为:我远离家乡到了五岭之外,长时间与亲人失联,历经冬春。如今渡过汉江接近家乡,心情却更忐忑,不敢向路人询问家乡消息。 《渡汉江》原文呈现 《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象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鉴赏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究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怀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襄阳附近的汉水 时所写) 1.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的“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任选一个字,分析其中蕴含的意味。 2. 有人评价此诗后两句所抒之情,“与常情相...
渡汉江(宋之问)原文及赏析 渡汉江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
渡汉江宋之问的原文翻译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题目】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答写出了贬谪时间之长,路途之远,映衬出诗人贬谪生活的孤寂。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诗词作者简介,重点...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赏锦袍。左史东方虬既拜赐,坐未安,宋之问诗复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袍衣之。” 武则天很赏识宋之问的才华,但据孟棨《本事诗·怨愤第四》记载,宋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所以武则天不喜欢...
1【题文】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1)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说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4分)答:___(2)后两句,按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