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是中元节的主要别称,盂兰盆一词源于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解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应即往解救。相传中国最早于538年举行盂兰盆会,由梁武帝萧衍推行。宋代后,因供养佛僧的色彩大大减弱,逐渐与中元节融合,在民间被俗称为“鬼节”。节日起源 中元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礼...
孟兰盆节,正确写法为“盂兰盆节”,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也称盂兰盆会、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以下是对盂兰盆节的详细解释: 一、节日起源与意义 起源:盂兰盆节起源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据该经记载,佛弟子目连...
孟兰盆节,又称为“盂兰盆会”或“盂兰盆供”,是源自汉传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佛教经典《佛说盂兰盆经》 在佛教传说中,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在修得神通后,发现他的母亲堕入了饿鬼道,受尽苦难。...
日本每年的8月13日~16日, 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这是日本与新年、五一黄金周并列的大型重要节日。每到「盂兰盆节」,日本许多企业与公司会放假一周,让员工们返回老家、父母亲人团聚,也给逝去的亲人扫墓。 盂兰盆节是日本每年夏天纪念祖先和过世亲人而举行的佛教节日。...
农历七月,这个被称为“报恩月”的时节,佛教中有着禅七、净七的传统,甚至用七七四十九来表示无限的意味。在佛教里,农历七月十五被视为僧徒功德圆满的日子,这一天,佛弟子们会举行盛大的“盂兰盆法会”。根据《大藏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其中“盂兰”意为“倒悬”,“盆”则是“救器”的意思。盂兰盆节的...
盂兰盆节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 孟兰盆节的意思 “盂兰”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是人死后堕落于三恶道中,如饿鬼道中的众生,腹大如鼓,喉细如针,饥饿难堪,如被倒悬着一样,...
孟兰盆节的意思 孟兰盆节,也称为盂兰盆节,是中国佛教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印度佛教,是佛教徒传承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其时间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又称为盂兰盆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和已故的亲人表达敬意。孟兰盆节的意义是为了纪念佛教中的一个故事,传说佛陀的弟子目犍连通过神通力看到...
盂兰盆节又称为中元节、亡人节、七月半、鬼节、施孤、佛欢喜日、麻谷节等。中元节:在道教中,这一天也被称为中元节,是祭祀祖先和亡灵的重要日子。亡人节:这个称呼直接体现了节日与纪念逝去亲人的关联。七月半:这是盂兰盆节的俗称,特别是在华南地区,人们常在农历七月十四日庆祝。鬼节:由于盂兰...
盂兰盆会是佛教法会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相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于农历七月十五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功德令过去父母得离恶道,同时也令现世父母健康长寿,死后生天。此即盂兰盆会的缘起。 目犍连尊者在出家以前,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对于父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