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燕燕轻盈》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姜夔年轻时曾漫游江淮间,有过金鞭茸帽章台走马的冶游生活,在合肥结识一位妙擅琵琶的歌女,两情深挚,分离后仍眷恋不忘。此词是江上行舟感梦而作。作品原文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
本次,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踏莎行的原文以及翻译赏析,让我们能够深入走进词作者的世界当中。 【踏莎行】 姜夔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①燕燕:...
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2沔(miǎn)东: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姜夔早岁流寓此地。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 3燕燕、莺莺:借指伊人。苏轼《张子野八十五岁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4华胥(xū):梦境。 5郎行:情郎那边...
姜夔这首《踏莎行 ·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是一首相思词。整首词先描绘了梦中人的体态轻盈,以及梦中二人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情景,以此抒写自己的相思,因相思至深而入梦;再写爱人离魂逐己而入梦,而又怜其远行、独归,将怨转为深深的爱怜,表现了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
姜夔《踏莎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原文: 踏莎行 自沔东来 [14] ,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15] 。分明又向华胥见 [16] 。夜长争得薄情知 [17] ?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18]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19] 。 注释: [14]沔:...
踏莎行姜夔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上片主要写梦,开篇便见不凡,“燕燕轻盈,莺莺娇软”,这是采用了苏轼调侃张先的典故,张先年事已高还纳妾,于是苏轼写诗调侃他说:“诗人老去莺莺在,...
姜夔的《踏莎行》,写尽女人的美丽,也写尽女人的孤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仅仅喜欢姜夔的词里的两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两句话就出自姜夔的《踏莎行》。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是他为合肥的一位歌伎写的一首词,姜夔这个人,一生风流洒脱,一生接触不少烟花女子,但他最...
踏莎行·燕燕轻盈(姜夔)原文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 ⑴沔东:唐、宋州名,今湖北汉阳(属武汉市),姜夔早岁流寓此地。丁未元日,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 ⑵燕燕二句:莺燕借指...
【踏莎行赏析】 淳熙十四年元旦,姜夔从故乡汉阳东去湖州途中,到达金陵,在船上梦见了远别的恋人,写下了这首《踏莎行》。上片为感梦思人。首二句写梦中目睹耳闻玉人前来,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分明又在白日梦境中跟你相见。“夜长”二句是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