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能做到贫不谄,富不骄,怎样?”孔子说:“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但是如果能做到贫而乐,富而...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接下来,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商:卜商,子夏的姓名。孔夫子说启发自己的人是子夏,从这个时候开始,可以和子夏探讨《诗经》了。因为子夏明白了老师讲的话,也懂得了《诗经》中所讲的道理。我们这时再来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巧笑:善于笑;倩:面容姣好;盼:眼睛灵...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 字词解释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见于今本(诗经、卫风.硕人》。“巧笑"是生动地笑 “倩”是靓丽动人 “美目”是漂亮的眼睛 “盼” 是黑白分...
来,是未曾言及的。孔子因子贡引《诗》证学,遂称许之说:“《诗》有三百篇之多,其言词微婉,意味深长,非有颖悟之资者,不足以语此也。如赐也才可与言诗也已矣。”盖处贫处富的道理,是我所已言的,切磋琢磨的意思,是我所未言的。今因我已言的道理,就知我未言的意思,这等样聪明的人,与之论诗,必能...
译文: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 3翻译文中重要句子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 45.重点句子翻译(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2)日光下澈...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 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①无:不。②慎:谨慎。③就有道而正局: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区正自己,④ :媚,其斯之谓与:...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学而》的第15章。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
填鸭式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同时,对学生的天资也有要求。指点他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三个角,就没必要再教他了。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举一反三的领悟力,总会由衷地赞赏道:“始可与言《诗》也已矣。”我可以开始与你讲诗了。这句话,在《论语》里出现过两次。
子夏问曰:“巧笑倩①兮,美目盼②兮,素以为绚③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 ②盼: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xuàn):有文采。 ④绘事后素:先有白底,后用色彩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