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详略有致的安排写作结构,并会运用到写作上。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演绎与扩充,体会想象联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会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想象,详略有...
《女娲造人》教案 篇1 ○教学的目标 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__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且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的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的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的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
2、教师总结女娲的形象:她是神通广大的“神”,她有着神奇的创造力,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像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晚霞里,星光下,女娲忙碌疲倦,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她哪...
《女娲造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 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二、文体解话 投影: 神话故事体裁简介: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
⑶ 女娲的勤劳、智慧、坚持不懈何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5、想像力的训练: 从对女娲形象的分析,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作者高超的想像力。可见,想像和幻想是神话创作的灵魂。 借助想像和幻想,对女娲造人的情景做另一番合理的推测。 贴近生活,合情合理,不能胡思乱想。 自编神话《女娲造人》,与袁珂及古...
《女娲造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2、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
《女娲造人》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神话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