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是中国古代学者对功业内涵的经典概括。这句话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意思是最上等的不朽之人为建有高尚的德行的人,其次为建树功绩,再次为文字著述。他们的这些贡献即使过了许久仍会流传于世,而不会被废弃。在现实生活中,“功业”构成了动机强旺、意...
所以,我认为,立德乃“三不朽”之根本。 无德难以立功,有德则可建功。无德人生目标不明,即使建立功业也不会长久;有德就会产生无穷力量和智慧。汉初张良曾在桥上遇到一位用脱鞋穿鞋来考验他的老人。老人让他明早在桥上等他,张良连续两天迟到,被老人怒斥。第四天张良提前来到桥上,老人很高兴,给他一本奇书。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三不朽”的价值观,成为中国人两千多年来做人的标准。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摘自《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四年》解释: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学说,虽然逝去但业绩长存,这就叫做不朽。赏析:中国历代有志向的知识分子,都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奋斗目标,这三项赋予了人生新的意义和追求,成为知识分子...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句话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是中国古代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精炼概括,被后世称为“人生三不朽”。其中,“立德”指的是修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为根本的人生追求。它强调的是内在道德的完...
解析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结果一 题目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答案 [参考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结果...
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历史上,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
白话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的万世真理,原来这些名句都出自此处崇文书馆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1275 1 06:20 App 南怀瑾老师讲:老子讲人生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 1.7万 8 03:38 App 来上课了——《左传》简介 16.7万 139 249:55:06...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55 太上立德 “立德”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 专辑:品国学 悟管理 | 刘刚教授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