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自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天理为永恒存在,为最高实体。“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屈伸往来只是理,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天理鼓动万物如此。”“天之所以为天,本何为哉?苍苍焉耳矣。其所以名之曰天,盖自然之理也。”“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
湛若水在解释天理时,是这样认为的:“夫自然者,天之理也。理出于天然,故曰自然也。”因而,十分巧妙地概括了朱熹所言的“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称”的观点。 那么,自然又意味着什么内容呢?湛若水继续解释说:“盖自然文章,生于自然之心胸;自然之心胸,生于自然的学术;在于勿忘勿助之间,入日明之照。如云之行,如水之...
谢良佐的“天理自然”伦理思想探微 张磊1,陈力祥2 (1.南昌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08;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谢良佐接引关洛之学,提出了“天理自然”的伦理思想。在理论基础层面,他以“自然”诠 释“天理”,强调“天理”的根本性与规定性,避免了荆公新学以“无”言“道”的...
纳御声色,以达性气。此天理自然,人之所宜,三王所不易也。”[4] 他所说的“天理人伦”,既包括人的自然需要,如饮食声色之类,又包括人的社会需要,如荣华富贵之类,其特点则是用“自然”解释“人伦”,这正是与嵇康不同之处。
故佛仅止于“相见乎离”,而未达“成言乎艮”,即未止于天理至善之地,亦未达利物若水之境。因此,佛不重生生之理,于国而言必无建设之性。 佛者,只与道之“阴静体”相合,而未合道之“阳动用”,然亦能后知众生之心,皆是己心,如来悉知悉见;然,其亦只是齐于万物之事而未齐于万物之理!必然导致: 了知...
根据材料中“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是指儒学思想,“各安其分,那么大小俱足〞符合道家思想,这表达出魏晋玄学是儒道相互融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理学是宋朝时期的新儒学,材料中玄学是魏晋时期,故A项排除;三教合一是在唐朝时期,故C项排除;D项中的“正统〞在题干中没有表达。 [详解] 请...
自然是勤奋的,从不懈怠,永不停息,天理告知我们做事要勤奋,有了“勤奋”的精神什么事情都能做成,什么事情都能办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将“勤”字注解得如此淋漓尽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都是古人从...
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 A. 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
天理自然观是朱熹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朱熹不是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理解自然,而是从主体论、价值论的视角理解自然,把自然作为内在于人的一种存在来体认,朱熹天理自然观充满着强烈的道德意识。
1、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即指自然界的运行和规律,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都有其自身的“条理”和“规律”,这是由天理所决定的,比如,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日出日落等都有其自然的规律,天理的厚薄指的是这些规律的强度和变化。2、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即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