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学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相对于小乘论而言。一般把阐发大乘佛教修习的六度和诸法性空等义理以及注解大乘经的著作,都称为大乘论。更多:https://www.bmcx.com/ 大乘论是大乘佛学发展到龙树时代(约2~3世纪)才出现的。《瑜伽师地论释》称:“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著...
大乘论的起源可追溯至龙树时代,大约在公元2至3世纪。这一时期,佛涅槃后,佛教面临诸多挑战,不同宗派的争执与理论纷起。龙猛菩萨,即著名的龙树,他在证得极喜地后,提炼出大乘无相空教的核心理念,创作了诸如《中论》等著作,旨在阐明真理,消除门户之见。圣提婆等大师们则撰写了《百论》等论著,...
大乘论 摘自:佛学大词典 即敷陈六度及诸法皆空等义,并注解大乘经典之各种论书。与小乘论对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佛陀住世时,别无论部,至佛陀入灭后,诸菩萨始为钝根众生制造诸论,分别解释诸经之深义。如龙树造大智度论以阐释大品般若,提婆造百论,无著造瑜伽师地论,天亲造大乘成业论等,护法...
三无性论– 业成就论– 中论– 中边分别论– 佛地经论– 佛性论– 入大乘论– 六门教授习定论– 决定藏论– 十二因缘论– 十二门论–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 十八空论– 十地经论– 发菩提心论– 取因假设论– 唯识三十论– 唯识二十论– 回诤论– 因明入正理论– ...
大乘论最后更新 2023-07-04 浏览169次大乘佛教所属论书的总称。又称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等。 原语种名称 Mahāyāna śāstra 又称 大乘阿毗昙、菩萨对法藏 所属学科 宗教学总编委会 学科编委会 关于我们 三版介绍版权所有 © 202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Copyrights © 2021 by Encyclopedia of China ...
摄大乘论释卷第一 释总标纲要分第一 稽首大觉诸如来 无上正法真圣众 为利自他法久住 故我略释摄大乘 论曰。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 释曰。欲以十义总摄大乘所有要义。彼义能显此论体性。是圣教故。用此为门。而开发言。阿毗达磨大乘经等。择法因故。或共了...
摄大乘论释(四译)(第01卷~第10卷)四十八卷世亲菩萨造 摄大乘论释(四译)(第01卷~第10卷)四十八卷世亲菩萨造 摄大乘论释(四译)(第01卷~第18卷)四十八卷天亲菩萨造 第1166 部第83册无相思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 第1167 部观所缘缘论一卷陈那菩萨造 ...
摄大乘论初分讲习(84),本视频由内院看门人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413 入大乘论 by:山野伍樵夫 341 1612大乘五蕴论(1卷) by:山野伍樵夫 2050 《大乘五蕴论讲记》 by:宽道 1764 大乘广五蕴论14-3-23 by:听友475275740 573 1613大乘广五蕴论(1卷) by:山野伍樵夫 3539 摄大乘论 by:桌格先生 44 大乘破有论 by:牛千山 2316 摄大乘论 by:天水接冥蒙 ...
摄大乘论 入所知相(..所知依主要讲这个世界的真实原因,本来面目,心怎么生起假相,什么结构,讲清楚假相怎么来的。所知相讲心变出来的相,有三相,心的真相可以生起假相,把假相空掉就能见真相。讲完三相道理后,又讲了怎么用三相核心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