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经历了宋朝仁宗、哲宗、徽宗、钦宗、高宗五位皇帝,他完成了“文字禅”的终结,启开了“看话禅”的开端,他就是中国禅宗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宗师——圆悟克勤禅师。 圆悟克勤禅师出家后,出蜀行脚,历参金銮信、东林度、玉泉承皓、晦堂祖心等当时国内...
圆悟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都在寻找解脱,可曾想过,真正的解脱是什么?解脱不是离开烦恼,而是在烦恼中不起执着。不是离开世间,而是在世间不染世间。"这番话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圆悟禅师接着说:"佛陀成道那夜,他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着,才显得烦恼...
圆悟禅师圆寂后,临济宗历经黄龙、杨岐两派分立,最终走向合流。在圆悟的众多法嗣弟子中,虎丘绍隆一脉仅传法于应庵昙华,这一脉竟成为临济法统中至今仍延绵不绝的正脉,一直流传至今。昭觉寺碧严堂 在绍兴五年八月初五日,圆悟克勤禅师于昭觉寺圆寂,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为宋高宗所铭记,更在六百年后的雍正十二年得到...
孙觌《圆悟禅师传》说“一时王公贵人、道德材智、文学之士,日造其室,而车辙满门,虽毗耶城听法(按:《维摩诘经》所说毗耶离城人听维摩诘居士说法情景),殆不能过也”。《圆悟语录》卷五、卷六记载,有乔贵妃、王贵妃、大内庆国夫人、郓国大王、莘王、...
密云圆悟禅师 圆悟(1566~1642),明末临济宗僧,江苏宜兴人,俗姓蒋,号密云,家世务农。年轻时,以读《六祖坛经》而知宗门之事。年二十九,从幻有正传剃度出家,一日过铜棺山,豁然省悟;万历三十九年(1611),嗣正传衣钵。四十五年,继席龙池院。其后,历住天台山通玄寺、嘉兴广慧寺、福州黄檗山万福寺、育王山广利寺、...
克勤禅师道:“陛下以孝心理天下,西竺法以一心统万殊,真俗虽异,一心初无间然(没有差别)。” 高宗听了,非常高兴,遂赐圆悟禅师之号。 晚年,克勤禅师又回四川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1135)示寂,春秋七十三岁。谥真觉禅师。 克勤禅师悟门广大,说法辩博,纵横无碍,听者往往感动而至于泣下者。生前有《碧岩录》传世,...
圆悟禅师对禅人有言,要“识禅病”,可见识禅病是对参禅者自身的一个要求,同时,亦是师家之责。针对禅门之病,宋代禅师们可谓各有手眼,宋初文益提倡禅教并举。此后,以文字禅为代表的圆悟克勤等禅师则提倡从宗门本身的公案语句处入手接引参禅人,所谓“垂慈救弊”。但很快,文字禅激扬文字的特点则导致了禅门“...
其中,圆悟禅师下第一代慧远禅师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位宗匠,日本禅宗源于中国,就滥觞与这位禅师的弘扬。日本临济宗的开创,始于荣西大师从入宋求法,于南宋淳熙二年(1191年)在黄龙派虚庵怀敞禅师得法之后归国所创建。但是,早在此之前,已有日本觉阿、金庆来华求法,首先投拜于慧远禅师座下并接受了杨岐禅法的传授。
A. 道一(马祖道一):唐代禅宗高僧,洪州宗创始人,活动于中唐时期,远早于宋徽宗时代,与题干时间不符。 B. 宗密:唐代华严宗兼禅宗僧人,主张禅教一致,未涉及“文字禅”及宋徽宗赐号,不符合题意。 C. 清远(佛眼清远):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为五祖法演弟子,但其未被赐号“圆悟禅师”,与题干核心信息不符。
2023年12月7日—9日,圆悟克勤禅师与佛教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念圆悟克勤禅师诞辰960周年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张文良在论坛发表题为《圆悟克勤禅师的“涅槃堂里禅”》的学术论文,张文良教授在论文中论述圆悟克勤从自身的修证体验出发,提出修行“涅槃堂里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