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é shī yīshǒu和诗一首的意思就是按照第一首诗或者对方写给自己的诗,接着他原有的意思符合着再做一首诗。1、这里的“和”读hè,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赞歌做结,无数读诗之人为之动容;再后来,《琵琶行》中江州司马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不禁惹得泪眼婆娑;向来以真情动人的白居易在酬和好友的这首《望驿台》里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独特的旁观视角切入居人与游子的内心世界,将两人互念的绵绵情意呈现...
《和陶饮酒》北宋 苏轼道丧士失己,出语辄不情。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被贬海南儋州时,经常在闲暇时翻阅陶渊明的诗集,更对他的《饮酒》诗感触深刻。先生将这位前贤的诗作反复阅读,然后即兴创作了二十首和诗,这首...
在赴任的路上,苏轼收到了弟弟苏辙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回顾了兄弟二人五年前共赴京城应试,途经渑池时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洋溢着怀旧与淡淡的哀愁。 为了宽慰弟弟,苏轼随即作了一首“和诗”寄回,不料竟成了“千古绝唱”。这首和诗,便是脍炙人口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一、《和子由渑池怀旧》赏析 《和子由渑...
只从这次和诗来看,郭沫若与毛主席的境界就高下立判,不可同日而语。后来,郭沫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主席的和诗,是从事物的本质上,深一层地有分析地来看问题的。主席的和诗,事实上是改正了我对于唐僧的偏激的看法。”郭沫若看完毛主席的诗后,又写了一首诗,再次送给了...
诗中“白骨精”指的就是“修正主义”,而唐僧则是可以被教育好的“骑墙派”和“好好先生”。“孙大圣”就是指头脑清醒,意志坚定的革命群众。二、两首诗中不同的看法 从这两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和毛主席两人对待“中间派”态度的不同。郭沫若当时已经年近七旬了,还是一个火暴脾气,看不得唐僧这样的“...
苏洵此诗抒发了仕途失意的苦闷之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叶梦得论其诗,曰“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lei)。”,首联写他与韩琦的交游,抒发时光迅疾之感。从嘉佑元年持益州长官张方平的推荐信入京谒见韩琦,并成为其座上客,到现今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入京时48岁,彼时58...
和诗 和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纵观朱老总这首七绝,无论是从遣词还是意境上来看,都是可圈可点的。此诗写完鼓舞了我军的将士们,其中不少人都写了唱和之作,比如很擅长写古体诗的叶剑英。叶帅当时写了这样一首唱和之作:《和朱德同志诗》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叶帅的古文水平我们都是知道的,...
我曾经在本平台上分享过一首我的原创诗《无处归隐》:寒暑消磨霜打头,几回梦断故园秋。亿万湖河皆有主,天涯何处放渔舟?这首诗得到绝大多数朋友的认同,有朋友在评论区说此诗贴近现实生活,写出了无产者的心酸和落寞。首先说明一点,此诗格律是没有大问题的,属于“折腰体”,史上“折腰体”名篇不少,例如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