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从这次和诗来看,郭沫若与毛主席的境界就高下立判,不可同日而语。后来,郭沫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主席的和诗,是从事物的本质上,深一层地有分析地来看问题的。主席的和诗,事实上是改正了我对于唐僧的偏激的看法。”郭沫若看完毛主席的诗后,又写了一首诗,再次送给了...
和诗一首的意思就是按照第一首诗或者对方写给自己的诗,接着他原有的意思符合着再做一首诗。1、这里的“和”读hè,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讲究步...
其实1961年看这出戏以后写诗的并不止郭沫若和毛主席两人,董必武也写了一首诗,同样是谴责唐僧,歌颂孙悟空的。只是情绪表达没有郭沫若那么偏激,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他的失意和渴盼,在《九日和韩魏公》一诗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和具体。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lei)。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宋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简译:才疏学...
茶余慢书荷,香飘满乾坤。赠网友,英雄不问出路的,藏头溜溜一首:《英雄路》英雄自古出少年,雄心不识路艰难。不知不觉过座桥,问问才知是金山。出得元宝接天涯,路上天上金灿灿的确创业太艰险,好在有了新家园。查看更多内容南海散仙 5小时前 点赞0 和诗一首:【诗词曲赋】早春 新韵岭南春动露珠寒,青草缤纷似...
和诗 和 [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寡。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诗。
纵观朱老总这首七绝,无论是从遣词还是意境上来看,都是可圈可点的。此诗写完鼓舞了我军的将士们,其中不少人都写了唱和之作,比如很擅长写古体诗的叶剑英。叶帅当时写了这样一首唱和之作:《和朱德同志诗》将军莫唱大刀头,沦陷山河寸寸收。勒马太行烟雾外,伊谁与我赋同仇。叶帅的古文水平我们都是知道的,...
我曾经在本平台上分享过一首我的原创诗《无处归隐》:寒暑消磨霜打头,几回梦断故园秋。亿万湖河皆有主,天涯何处放渔舟?这首诗得到绝大多数朋友的认同,有朋友在评论区说此诗贴近现实生活,写出了无产者的心酸和落寞。首先说明一点,此诗格律是没有大问题的,属于“折腰体”,史上“折腰体”名篇不少,例如王维...
◎◎⊙◎○◎● ⊙○○●○△旧游梦挂碧云天。◎○◎●●○△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符号说明】○-平,●-仄,⊙-平可仄,◎-仄可平(龙谱统称为“中”),△-平韵,▲-仄韵。【格律】此调亦由七言诗变化而来。上下片首句不可写成拗句,即二四六位平仄须交叉,而...
其实这是一首和酬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他还在人生的跌宕起伏中,离得到康熙皇帝垂青还有十二年。他感叹时间的无情,和朋友都人到中年了,却还看不到一点曙光。支撑他信念的是,他坚信哪怕是人到暮年,都还能有飞黄腾达的一天。他觉得时间是不能浪费的,哪怕是人到中年,更应该要珍惜时间。事实也是如此,他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