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东汉荀爽的主要著作。《经典释文序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作10卷,《七录》、《隋书·经籍志》著录皆作11卷。唐人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集汉魏以来35家《易》说,其中荀爽《易》说即多采自其《周易注》。荀氏《周易注》北宋以后逐渐散佚,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
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有《周易注》并作了校勘简释。
周易注 王弼著 魏朝小学 《周易注》,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四库全书总...展开∨...
《周易注》,魏王弼注,东晋韩康伯补注,谷继明整理。《周易》是六经之首,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个时代,包含象、辞、变、占等内容。历代的注释如汗牛充栋,其中曹魏的王弼注解清通简要,对后来影响很大。王弼不注《系辞传》以下,东晋韩康伯赓续之,使成完璧,后世往往将二者合刻。本次点校,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
三国吴易学家虞翻(164~233)注释《周易》的著作。《经典释文序录》著录作9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作10卷。虞翻《周易注》集汉易之大成,其解《易》的主要方法是由孟喜、京房的卦气说和荀爽的乾坤升降说发展而成的卦变说。此外还有旁通说、互体说、爻辰说、半象说。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集录汉魏35家...
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收入一部分注文,《经典释文》亦有零星引用。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治所在今河南新蔡)人,生卒年不详。元帝时因王导举荐,领国史,后来补山阴县令,迁始安太守、散骑常侍。著有《晋纪》20卷、《搜神记》30卷。《周易注》是他的易学代表作,也是魏晋时期象数派易学的重要著作。书中...
但弼全废象数,又变本加厉耳。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於术数者,弼与康伯深为有功。祖尚虚无,使《易》竟入於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瑕瑜不掩,是其定评。诸儒偏好偏恶,皆门户之见,不足据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周易注》 《周易注》章节列表...
王弼《周易注》是义理派易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易学的常备书。王弼注多引老子思想释义,重视对义理的阐释,文字简约精当。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所作校释,考证文字的准确性,对字义、字音多有阐发。《周易略例》阐述解易方法,对易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有指导意义。书末附有韩康伯对《系辞传》以下各传的注解。此次...
《周易注》,是对《易经》和《易传》中彖、象二传的注释,这是多数人阅读的第一本易学著作。《周易略例》,讲《周易》的体例,一般认为易学史上义理派与象数派的明显分野正以这一部著作的出现为标志。1.王弼注解《周易》,特别是注解经文部分,提出了若干体例,比如取义说。王弼认为,这一系列体例体现了《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