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课程并不多,但是对学生的阅读量要求较高,对分析能力和长时间以及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学习本专业要花大量的时间研究史料,阅读大量晦涩、枯燥的古籍,这是一个很辛苦的积累和思考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平和沉稳的心态,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描绘了育人蓝图,增强了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了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了时代性,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历史学类本科专业学制一般为4年。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但最短不得少于3年,允许学生因创新创业而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总学分为150学分左右,每16学时折算为1学分。各专业的总学分按照学校规定实施,但专业类课程的学分所占比例不得低于60%。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可授...
历史学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历史学专业简介:历史学主要研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涉及中外通史和断代史、中西史学史、中外历史...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作用。二、课程理念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2.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
本篇将对历史课程标准中考查的12个能力层次进行解读,希望对大家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一、知道 1.含义:“知道”是历史学习中最基础的能力层次。它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和记忆历史事实、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本信息。 例如,知道秦始皇是中国秦朝的第一位皇帝,知道1914 - 1918年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历史课程论》是2012年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志刚。本书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对我国传统历史课程深入研究与总结的基础上,对历史课程的目标、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内容、历史教科书、历史课程的实施及历史课程的评价等六个方面重新进行阐述,内容简介 《历史课程论》由陈志刚著,主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杯、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作用。二、课程理念 五个方面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2.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系,突出...
中国古代史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开设的在校课,是历史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之一,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据2021年11月爱课程官网教学大纲显示,该课程总学时为144学时(含实验实践学时)共8学分,其中上册90学时5学分、下册54学时3学分,学习人数为54189人。该课程共分上下两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