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成功预测未来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有能力应对不确定性。任正非透过层层迷雾正确地预测了未来,从而让华为公司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茁壮成长。 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 ——联想控股董事...
2000年底,任正非先生写下了《华为的冬天》。这篇雄文振聋发聩的提出:“华为破产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代表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危机意识。18年后,华为迎来另一阵逆风,不是来自内部经营,而是来自大洋彼岸,重读此文又有了新的意义。 以下为《华为的冬天》,作者任正非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里说,“每个员工都要把精力用到本职工作上去,只有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为你提高带来更大的效益。国家的事由国家管,政府的事由政府管,社会的事由社会管,我们只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完成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 为了公司的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任何问题,华为的员工都要坚定不移地保持安静。
现在做一个事后诸葛亮,华为的冬天来了。1944年,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贫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附近有名的地方便是黄果树瀑布。父母皆为老师,兄妹7人家里温饱都成问题,但父亲依然坚持让他读书:“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照顾弟妹,充实自己便成了任正非前行的动力。那是...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
然而,我们是否就此认为华为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了呢?从当前的总体环境来看,这个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导致华为承压的国际市场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善,北美、欧洲、印度等消费市场对华为仍然是封闭的,只要这种封锁存在,就意味着华为上涨的空间有限;二是华为的主要新业务,从智能...
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2000年前后,任正非曾在华为高歌猛进之时,发表了一篇在当时也颇为轰动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全文11215字,共分成了十个章节,开头第一句话便是:“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倘若这篇文章放在当下,或许很快就会有“华为或...
【2001年3月,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任正非《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创业维艰,《华为的冬天》里蕴含的这三个道理,是越早明白越好。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