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冬天,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成功预测未来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有能力应对不确定性。任正非透过层层迷雾正确地预测了未来,从而让华为公司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茁壮成长。 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值得我们学习的企业。 ——联想控股董事...
2000年底,任正非先生写下了《华为的冬天》。这篇雄文振聋发聩的提出:“华为破产了,我们怎么办”的问题,代表了任正非和华为的危机意识。18年后,华为迎来另一阵逆风,不是来自内部经营,而是来自大洋彼岸,重读此文又有了新的意义。 以下为《华为的冬天》,作者任正非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
2001年-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任老虽有预见,奈何发展时间相比国外的百年老店还是短了一些,现在能让华为渡过“冬天”,能让他有一件棉衣的,也许只有我们的那一份支持。-End- 参考文献: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任正非传》。
IT业的冬天对别的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冬天,而对华为可能是冬天。华为的冬天可能来得更冷,更冷一些。我们还太嫩,我们公司经过十年的顺利发展没有经历过挫折,不经过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确道路。磨难是一笔财富,而我们没有经过磨难,这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我们完全没有适应不发展的心理...
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2000年前后,任正非曾在华为高歌猛进之时,发表了一篇在当时也颇为轰动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全文11215字,共分成了十个章节,开头第一句话便是:“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倘若这篇文章放在当下,或许很快就会有“华为或...
最近的情况特别适合翻看任正非的这篇旧文,《华为的冬天》发表的背景是2000年时期,华为形势一片大好,正是快速扩张的时候,任正非居安思危,提出了华为过冬的思想。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2001年3月,正当华为发展势头十分良好的时候,任正非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一篇《华为的冬天》,这篇力透纸背的文章不仅是对华为的警醒,还适合于整个行业。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现时,虽已入春,但是面对全球疫情汹汹,居安思危也合理而必要的。心向春光,不忘...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任正非《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对很多创业者来说,创业维艰,《华为的冬天》里蕴含的这三个道理,是越早明白越好。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
然而,我们是否就此认为华为的冬天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了呢?从当前的总体环境来看,这个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至少有四个理由:一是导致华为承压的国际市场环境并没有根本性改善,北美、欧洲、印度等消费市场对华为仍然是封闭的,只要这种封锁存在,就意味着华为上涨的空间有限;二是华为的主要新业务,从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