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回向,教义名数。亦称“十回向心”、“十回向”、“十向”。为大乘佛教菩萨修行的内容之一。据《华严经疏》卷二六,“回者转也,向者趋也”。“回向”,指将修行功德转向所期望的特定目标,使其发挥利人利己的相应功效。《华严经·十回向品》述“十种回向”为:(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 菩萨们对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希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十、法界无量回向 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境界,他们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等同法界,让佛法的光辉普照整个宇宙。“十回向”不仅是菩萨修行的至高境界,更是我们每一个修行者应该追求的...
十回向十位。 经文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释义 此第一离相回向也。纯洁即清净无漏,精真即一真无为,远诸留患,即蹑十行,十行备,则凡有作为,皆无留碍。故...
十回向 [ shí huí xià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í huí xiàng ] 菩萨修行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所谓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众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佛教中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菩萨修行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十个层次,总共五十个层次,代表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完整修行过程。1. 十信:指初发心菩萨,对佛法产生坚定信仰,包括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2. 十住:指菩萨在...
十回向菩萨中的“回”即是回转,“向”即是趣向。表示以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而向於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十回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
十回向 摘自:佛学大词典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指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回向,乃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即:(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二)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三)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
十回向 摘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此位菩萨,上为求菩提,下为度众生,以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回向之名。此十回向是: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此位菩萨,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二、不坏回向:此位菩萨,于三宝起不坏信,以...
十回向位:回向之义、即:回迷向觉、回假向真、回烦恼向菩提、回转种种善行,向于三处、即:一向于:真如实际是所证。二向于:无上菩提是所求。三向于:一切众生是所度。以此能回之心,转向法界一切众生,园满清净梵行,同入平等法界,名为回向。回向有十个位次、即:1、“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