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回向 [ shí huí xià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hí huí xiàng ] 菩萨修行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回即回转,向即趣向;所谓回向,即起大悲心救度众生。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九、无著无系解脱心回向 菩萨们对于所摄善根,离一切著缚,以无著解脱心回向,希望一切有情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十、法界无量回向 这是菩萨修行的最高境界,他们受大法师记别,行法施严净世间,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等同法界,让佛法的光辉普照整个宇宙。“十回向”不仅是菩萨修行的至高境界,更是我们每一个修行者应该追求的...
佛教中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菩萨修行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十个层次,总共五十个层次,代表了从初发心到成佛的完整修行过程。1. 十信:指初发心菩萨,对佛法产生坚定信仰,包括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2. 十住:指菩萨在...
十回向十位。 经文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释义 此第一离相回向也。纯洁即清净无漏,精真即一真无为,远诸留患,即蹑十行,十行备,则凡有作为,皆无留碍。故...
十回向菩萨中的“回”即是回转,“向”即是趣向。表示以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而向於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十回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
十回向: 回向最重要的是悲智兼修,心要广大,不能自私,不能处处为我。自己在修行中积累的功德、培养的善根要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真如境界。 十项回向。 一是回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不占为私有,布施给...
十回向位:回向之义、即:回迷向觉、回假向真、回烦恼向菩提、回转种种善行,向于三处、即:一向于:真如实际是所证。二向于:无上菩提是所求。三向于:一切众生是所度。以此能回之心,转向法界一切众生,园满清净梵行,同入平等法界,名为回向。回向有十个位次、即:1、“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菩萨...
十行,十住,十回向为内凡。即便你能入十信,就不得了啦!三、为什么说,菩提心和愿力是修行最基本的素质?菩提心是成道之本;愿力是解脱见性的无尽动力。菩提心是发成佛的心;愿力的最根本处是行愿。因此发心、发愿是修行最基本的素质,也即所谓的根器。有了菩提心和愿力,才能勇于发露自己的业障,消除业障...
回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即:真如实际是所证、无上菩提是所、 人生 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楚行,等人法界。此十回向简要介绍如下: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又名救护众生相回向、救护众生回向;谓行六度四摄等救护一切众生,银亲平等。 二、不坏回向:又名不坏一切回向;谓于...
十信是因为菩萨在萌发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之初,所修以信为主,故名十信。行者得此基本的功力,具足精明之心,始得悟空性。已然超越了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也成就了四加行心,入菩行之金十地了。在大乘始教中,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四位位;得陀洹道前又要有暖、忍、世第一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