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之法:离杀:灭十烦恼 + 离盗:保十信心 + 离邪行得:四智慧 + 离妄语:得八福报 + 离两舌:得五不坏 + 离恶口:得八净业 + 离绮语:得三必定 + 离贪:得五自在 + 离嗔:得八心 + 离痴:成就十功德。
我们继续介绍十业道和六道的关系,今天介绍畜生道的果报。 行中品的十恶业就会生在畜生道当中。身、口、意造作十恶业,是中等的十恶业,就会堕在畜生道。那什么叫做中等呢?就是他并不是这么喜欢好乐来行十恶业,也会有一些惭愧或者是忏悔的心。所以他虽然不会去杀人,但是他不免还会杀害一些畜生,他可能还会去钓钓鱼...
大师知此十种业道,有如是势用,如是强盛,如是亲近,能与业思作所行路,令究竟转。除此业道,余一切法,无如是事。复有说者,由二因缘,建立业道。一、世所诃毁,二、世所称叹。即是十种不善业道,及善业道。问:若世所诃毁,名业道者。是则恶心出佛身血,一切世间皆共诃毁;何故不...
沙弥(尼)十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着花鬘好香涂身;7.不歌舞唱伎亦不往观听;8.不坐卧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捉持金银宝物。前九戒与八关斋戒相同,唯第十戒,乃因佛陀深知金银货币易增长贪心,易与人争利,最后成为财富的奴...
地狱或者三恶道。所以他的情况就是罪业由轻转成重,本来今世感果是很小很小的小果报,但是会转成将来感得地狱的大果报,所以这就是“所依力门”的差别。因为你依善巧或者不善巧的智慧,而有轻重业的差别,这是所依力的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家、出家的差别。如果有一个人,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的众生...
我们前面介绍了十业道的十恶业的内容,今天开始说明十恶业轻重的差别。就是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同样的十恶业,它是比较严重的?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它是比较轻微的?有五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除了这五种情况之外,就是比较轻的十恶业,这五种是哪五种呢? 第一个,是你造业的时候的心理状态。你造作十恶业的当下,你的心理...
39. 十业道与六道轮回之关联 << 返回目录 < 上一讲 下一讲 > 00:00点击进度条上某个位置可快速定位播放时段下载 { 若未自动播放,请点击上方三角按钮 }
十业道有三种果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十九页云:复有说者,由三果故,立十业道。一、异熟果,二、等流果,三、增上果。谓断生命,若习若修若多修习,生那落迦、傍生、鬼趣;是异熟果。从彼处没,来生人中,多病短命;是等流果。彼增上故;所感外物,皆少光泽,不久坚住;是增上果。诸...
道,即是通道、道路的意思,众生通过善恶诸业的源动力,能够前往不同的目的地。 由此可见,本经是以“人法”的形式命名经题,意思是通过修行十善法能够让我们获得人天善果,如果发心更为广大,还能达到三乘圣果。 因此,十善业道可以看作是一切圆满成就的基础。
这是《十善业道经》里的一段话,提示我们说话的技巧与方法。 做人有做人的艺术,说话也有说话的巧妙。所谓“做人难,人难做”,关键在于说话的不容易。假使一个人谈吐诚恳得体,符合进退之道,处人处事自然圆融无碍,人生路上会更加平顺多彩。那么,话该怎么说呢? 第一、言必契理。 有的人说话,懂得因应对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