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制宪议会,又称“制宪议会”,“国民制宪议会”一词源于法语(Assemblée nationale constituante),是指成立于法国大革命第一时期的制宪议会,其前身是法国国民议会。国民制宪议会成立于1789年7月9日,于1791年9月30日解散,其继承者为立法议会。背景和经过 1789年5月5日,三级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5月6日即...
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
律师解析: 在我国制宪权主体是人民。 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在僵局之中,制宪会议不得不注目于由康涅狄格州代表团于6月29日提出的妥协案。该案建议国会实行两院制,众议院实行比例代表制,参议院实行一州一票的平等代表制。这样,该妥协案把中央集权的原则和邦联主义原则混合起来,形成了雏形的联邦主义原则。7月2日,会议任命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商讨妥协方案。两天以后,该委员会...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此会议又称费城会议、联邦会议或费城大会。背景介绍 1787年,费城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人口40000人。乔治·华盛顿将军本不想来开制宪会议,另一个原因是,在制宪会议同时,还有一个“辛辛那提”退伍...
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这意味着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与制宪主体不同,制宪机关是负责具体制定宪法的机构。在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制宪机关,但它并不享有制宪权。相反,制宪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制宪权。因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制宪机关,而不是...
制宪机关是指一国有权制定宪法的国家机关,制宪机关是特定的国家机关,并且是拥有制定宪法的权力的国家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需要注意的是,人民享有制定宪法的权力,但是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参与到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宪法的制定主要包括草案...
那么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这群桀骜不驯、只知道自己利益的“自由人”联合起来,到底得有多难?图为制宪会议 1.缺乏资金,毫无威信,没有人能看到制宪会议的前方在哪里。1787年制宪会议开始的时候,由于国会没有征税权,所以这个新生的国家国库穷得叮当响。他们不仅没有独立的会议厅,甚至连传统会议圆桌都没有。代表...
“制宪”国民大会是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在南京召开的以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为中心议题的国民大会。毛泽东指出,这是蒋介石的非法的分裂的国民大会。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决议,单方面召集国民大会,遭到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同盟的抵制,在1300多名出席代表中,绝大多数是国民党员,其余则是青年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