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不再向前修行,还要一生天上,二来人间,所以二果是一来果。初果还要受七番生死。三果阿罗汉叫阿那含果,也是梵语,意思是“不来”,不再来欲界受生死了。初果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阿罗汉是无学位,不需要再学习,了尽生死。但四果只断了“分段生死”,而“变易生死”还未了。四果阿罗汉的人,他...
初果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07月28日,位于马鞍山市雨山区雨山西路205号-1207,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旅游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旅客票务代理;票务代理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
破见惑,破见惑就是须陀洹,所以须陀洹是不是很困难?不困难,须陀洹就是我们都可以做得到,我们在理论上我们都知道,知道一切都是缘起,除非你不相信因果,你不相信一切诸法是众因缘和合所成,你不相信这个因果,不相信因果的人,永远证不了预流,永远证不了初果,证不了初果就不能够证到阿罗汉,就不能够...
初果相当于四禅八定中..定力,是意界专注一缘的能力。道,是对解脱之路的认知。果,是相应的心态。每个阶位的圣者,拥有了对应的道与果。就是说,心态达到三果的果的人。也拥有了三果对应的道的领悟。
阿罗汉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初果“须陀洹”是梵语,翻译为入流,是“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他七生天上,七生人间,要受七番生死才能了道。二果“斯陀含”是梵语,翻译为一来,他一生天上,一来人间,所以叫一来果。三果“阿那含”是梵语,翻译为不来,他不来人间受生死。
阿罗汉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初果“须陀洹”,是梵语翻译为入流,是“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他七生天上,七生人间,要受七番生死才能了道。二果“斯陀含”,是梵语翻译为一来,他一生天上,一来人间,所以叫一来果。三果“阿那含”,是梵语翻译为不来,他不来人间受生死。 ...
初果须陀洹是声闻初果,须陀洹相当于小乘见道位,斯陀含与阿那含是修道位,阿罗汉是究竟位。声闻属于小乘佛法,小乘之人以阿罗汉果为修证目标。当今南传佛教就是小乘佛教,他们以阿罗汉为修行最高目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1-10 16:36 回复
声闻初果“须陀洹”,所断除的“戒禁取见”包含哪些内容?本文为莲荷居士首发/独家稿件 佛门教法分大小乘,在小编看来,小乘即包含了声闻和缘觉二乘菩提。沙门四果是小乘佛法的修证果位,为了方便理解经文中的义理,可以将其与世间的学位比照。初果人,在佛经中被称作须陀洹,又叫作预流、入流,与世间人读书,...
须陀洹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小乘初果。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1]。须陀洹已属圣人之位,非为凡夫;须陀洹梵语意译即为入流,「入圣人之流」之意。 证须陀洹果者,永不堕三恶道,然而尚须於人、天中往返投生,渐渐修行至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