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 根本无分别智:道之本体,智慧的最高境界 根本无分别智,不仅是正证之慧的精髓,更是出世无分别智与根本智的完美结合。它代表着道的本体,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智慧的最高境界。在《成唯识论》中,它被描述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这意味着,当修行者达到根本无分别智的境...
分别当下即是无分别,分别就能够利他,向其他个体位开示宇宙实相,让更多众生有机缘了解宇宙实相。分别不妨无分别,分别就转换成为分别智,这时候就拥有了分别智。祝吉祥如意自在!~
分别智什么意思?如何解释?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亦即佛之根本实智 分别智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意思为: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
其实,同学都误会了。无分别智是圣者契入真理的智慧,又名根本智。它的作用是超越主观、客观相对的二边、舍除因为执着二边而起的分别,直接证见因缘生的诸法的平等性。圣者于这时候远离名言概念,没有由意识、思维而生起的世俗认识,入于平等无分别的境界,也就是证见诸法的实相。这证见只在止观(即禅定)之...
分别智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分别有为事相的智,在佛为后得之权智,在凡夫则是虚妄之计度,凡夫若能离此虚妄之计度,而与真理冥合,则名为无分别智,亦即佛之根本实智。更多:https://www.bmcx.com/
修行必须明白的'分别心'与'分别智' 为了使同修们对分别心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因此,这里还有必要为同修们作以更深层的说明。分别有三种,概述如下: 第一种是为了生存的正常分别, 比如:我们每天要根据天气选择穿什么衣服;走在十字路口要辨别红灯停,绿灯行; ...
分别智,多是指于世间法、出世间法能够智慧辨别,能依出世间法趋向解脱,这是我们目前大多数众生所需要具备的一种智。但从根本来讲,这种分别智,仍属一种染着,属微细法执。据说需要到七地菩萨才能彻底断除这种微细的分别法执。到了佛的境界,就是彻底的无分别智了。甚至连无分别智的名相都是借言...
无分别智,又作无分别心,是一个佛教的宗教术语。释义 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於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断离能取与所取之差别,境智冥合,平等而无分别之智。亦即远离名想概念等虚妄分别之世俗认识,唯对真如之认识能如实而无分别。此智属于出世间智与无漏智,为佛智之...
佛教并没有“分别智”与“圆融智”的说法,倒是有个“大圆镜智”。在佛教的范畴里,“分别”是不可能成为“智”的。佛法就是反对对立,反对分别。佛教里,智有四种: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是阿赖耶识所转。平等性智是末那识所转。妙观察智是第六意识所转。成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