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面临检查验收多、政府部门无关抽调多、“婆婆” 众多导致落实工作变安排工作、相关性不大的主题和宣传活动进校园多等问题。这些问题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让老师疲于应对,无法专注于教学减负。学校的负担过重,也间接影响了学生的减负效果。(六)教育减负与改革相悖 新课改中的参与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等理念,将...
“教师非教学任务很多来自教育系统外部,需多部门协同推进。但从各地情况看,部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同机制未建立。”唐景丽期待,“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能有效督促各地党委、政府承担起教师减负主体责任,建立起教师减负长效机制。强化督导 凝聚教师角色共识 当前,不少地方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减负教育”减掉的是孩子的这些东西: 1.玩乐的时间 当在学校里减负的时候,家长就在家里或者外面的教育机构里,让孩子增加学习的时间,甚至不惜占用孩子周末玩耍、自由休息的时间。家长在不知道其他孩子的学习时间情况下,家长只好让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上,以防万一。 本来“减负教育”可以为孩子腾出更多的休息时间...
并不是“双减”政策害了小城镇的学生,而是小城镇的学生和大城市的学生没有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接受的教育已经分了等级。大城市教育减负了,小城镇教育并没有减负,反而越减负担越重。教育部门应该重视这种现象,做好地区间教育改革的平衡,而不能差距太大,以免耽误一代人。倘若这种差别仍然存在,那么只能证明小...
究其原因,在于减负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陷入了“量”的迷思。减负政策往往聚焦于学习时间、作业量等“量”的减少,却忽视了教育质量与学习效率的“质”的提升。这种单纯追求“量”的减负,不仅未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可能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
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我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家长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但好的教育需要竞争才能得到,教育资源争夺战由此展开,这也导致教育越来越“内卷”,“减负”难以取得成效。二、社会所带来的压力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毕业越来越难找工作了,就业压力空前巨大;家长作为过来人,经历过社会的“毒打...
其次,教育督导部门应把减轻教师负担、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列为教育督导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督导与长期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师减负政策的落实。同时,应畅通公众意见反映渠道,鼓励学校、师生和家长对于社会事务违规进校园的情况进行投诉举报。此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如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实行的年度“清单化...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十届年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从源头上落实‘教育减负’”话题进行了讨论。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清华教授王文湛认为,学生负担重,源头在社会,不在教育。北师大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认为,一切以升学考试的教育体系,考试难度不断增加,造成学生负担...
这位网友说:给学生减负其实非常简单,不知道教育部为什么不用。第一,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把教材的难度降低25%,教学内容减少25%,这才是真正的双减。第二,小学只能在上午安排上专业课,下午全部是活动课。中学和高中在上午和下午第一二节安排上专业课,其余是活动课。第三,所有学校都不能上晚自习,如果有住校的...